问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女性,50岁,反复双腕、MCP、PIP、踝关节肿痛20年,伴双手手指畸形改变。关节畸形后肿痛3年,查RF(+),ESR>100mm/h。近半年感口干、眼干和视物模糊、龋齿增多。经检抗核抗体谱: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唾液流率试验(+),泪液流率试验(+),应考虑()

A.RA合并SLE

B.OA合并干燥综合征

C.老年性RA表现

D.RA合并继发干燥综合征

E.RA合并SLE

答案

参考答案:D

完形填空
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读下面的材料,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6分)

2012年10月11日,瑞典学院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多年研究诺贝尔文学奖并出版相关著作的作家万之认为,长期以来,莫言的作品如《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等都很为瑞典文坛所看重,而其由瑞典汉学家陈安娜女士翻译的巨著《生死疲劳》今年刚在瑞典成功出版,在哥德堡书展上被隆重推荐。批评家严锋称其作品“恣肆汪洋,元气充沛,想象力惊人,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都有强烈的关怀,挖掘很深,很有现代性,堪称世界级。”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曾表示,如果继我之后还有亚洲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话,我看好莫言。作家麦家、方方、主持人崔永元等人也力挺莫言获奖。

从媒体采访获悉,记者对莫言的获奖这样评述:莫言是贴地气的中国本土作家,很基层,很民间,很责任;细腻表达人类的普世价值——爱和恨,和平与友善。

有人请莫言推荐他自己的一部作品,莫言推荐了今年在瑞典出版的《生死疲劳》,“因为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代表了我的写作风格,以及我在小说艺术上所做的一些探索。”他说,首先,这本书是对中国历史和现实重大问题土地农民问题的一种思考;其次在本书中,他采用了一种东方式的超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小说中人跟动物之间可以自由地变化,通过动物的眼睛来观看中国最近50年来社会、历史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