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2009年10月—2010年11月的CPI走势

注:CPI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英文缩写。按国际惯例,当CPI增幅连续超过3%时,即意味着有通货膨胀风险。

材料二2010年11月7日,国务院 * * 温 * * 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物价形势,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各级政府积极行动起来,把稳定物价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材料三2010年12月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对2010年的宏观经济政策作出了适度调整:在通胀压力逐渐加大的背景下,稳定物价将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我国的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向稳健转变;出于“保增长”的需要,考虑到我国国债余额和赤字占GDP的比例依然可控,因此我国的财政政策依然保持不变,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指出导致CPI上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为我国政府稳定物价提出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变”与“不变”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材料一反映一年来我国的CPI指数呈不断增长的趋势,特别是自2010年9月以来物价指数增长迅猛;通货膨胀压力增大。②价值决定价格,商品成本不断上升;供求影响价格,商品供不应求。

(2)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供应以稳定物价。③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④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减少国家行政及基本建设支出;调整关税,降低进口关税,扩大商品进口,平衡市场需求。提高出口关税,抑制部分紧缺商品出口。⑤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⑥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⑦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物价稳定。

(3)①发展具有普遍性,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我国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我国的货币政策“变”是依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作出的;而财政政策“不变”则是考虑了“保增长”的需要。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的货币政策“变”是针对“通胀压力逐渐加大”的特点而制定的;而财政政策“不变”是考虑了“我国国债余额和赤字占GDP的比例依然可控”这一实际情况。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它要求我们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变”与“不变”是应对新形势作出的调整。⑤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在通胀压力逐渐加大的背景下,稳定物价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