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某甲将自己的一头耕牛借给某乙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两人又达成协议:甲将耕牛以2000元的价格卖给乙,乙须在15天内一次性付清全部价款,付款时标的物所有权转移。但在乙准备付款前一天晚上,耕牛在牛棚中遭雷电被击毙。则耕牛被击毙的风险应由谁承担:

A.由甲承担

B.由乙承担

C.由甲与乙各承担一半

D.由乙承担大部分,甲承担小部分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标的物毁损、灭失风险责任的转移时间。 《合同法》第140条规定:“标的物在订立合同之前已为买受人占有的,合同生效的时间为交付时间。”同时,第142条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本案中,在乙付款之前耕牛已经交付(根据第140条的规定为简易交付),故其损毁灭失的风险应由买受人乙承担。

阅读理解与欣赏

分,每小题阅读下列文段,回答22-25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题1:小石潭的整体特点是怎样的(   )

A.水清

B.树茂

C.石多

D.幽静小题2: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了怎样的感情 (     )

A.发现美景的欣喜

B.与友人游玩的欢乐

C.物我两忘的悠然

D.难以掩饰的凄苦小题3: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选文中的“心乐之”、“与游者相乐”与后文的“悄怆幽邃,不可久居” 点出了作者一喜一悲两种感情,难以相容,表现了作者矛盾的心情。

B.作者先后采用了“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如何发现小石潭,这是一种移步换景的写法。

C.选文第二段写游鱼形神姿态,并无一笔涉及水,但却处处让人感觉到潭水的澄澈透明。

D.本文写作顺序是: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小题4:山水游记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古人也常常借山水来表达感情,下面几首诗没有同时写到山水的是(    )

A.李白《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

B.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

C.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D.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