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高二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一些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设法规避环保法规,环保设施不能投资到位,建了环保设施的企业尽量少用甚至不用,偷排偷放,以至于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通过网络,同学们也找到了下列数据资料:
材料一:
注:据了解,每万元GDP能源(吨标准煤)消耗,日本为1.96,德国为2.36,美国为1.93,中国为11.8。
材料二:2007年11月23日,国务院下发通知,将节能减排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完善政策法规,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更加注重用法律手段促进节能减排,加快出台和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激励政策,加快制订和实施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准入标准、强制性能效标准和环保标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节能减排”的实现需要市场规则保障,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一般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以至于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体现了市场调节的什么缺陷?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有什么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为节能减排提出三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材料一说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与此同时能源消费总量也不断增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不高。
(2)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一般有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市场道德规范。(或市场准入规则、交易规则、市场竞争规则。)
(3)自发性。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忽视经济效益、结构和质量,往往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带来“没有发展的增长”,不利于社会全面发展;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
(4)企业应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开发利用科学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转变观念,加强管理,从每道工序、每个劳动者做起,减少浪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减少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利用各种手段激励和约束企业节能减排,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