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看图写单词。

1.   2.   3.   4.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   6.   7.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ab或taxi  2. plane或airplane  3. train  4. car  5. truck  6. bicycle或bike  7. bus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

大海的波涛是自然界最纯美、浑厚,且颇具神秘色彩的“音乐”。然而是谁“弹奏”了这一曲曲动人的音乐呢?美国科学家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浪花中大大小小的气泡便是一位天才的“演奏家”。

海洋学研究所科学家认为,涛声的音质取决于形成海浪所特有的浪端气泡的体积大小。他们分别对在实验室水池和海洋中拍摄到的高速录像进行了分析,并测算了浪端气泡的体积,进而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浪花中气泡形成的完整图画。

根据测算,科学家将气泡分成一大一小两个种类,“大气泡”直径约在1毫米至1厘米之间,而“小气泡”的直径则小于1毫米。科学家介绍说,大气泡和小气泡的形成过程不尽相同。海浪形成初期,浪尖会卷裹一部分空气形成一个管状空洞,当海浪下落时,这个空洞便被分割成若干部分,从而形成大气泡。当浪尖与海水再次相遇,飞溅起的浪花将海水表面的空气带入水中,小气泡就此诞生。根据科学家的结论,小气泡爆裂时所发出的声音要比大气泡更为激烈。虽然大小气泡的形成过程不同,但两种过程都遵循了能量守衡的规律。这一规律在自然界中十分常见,如在地震和山体滑坡等自然形象中都可以找到它。

科学家认为,千万不要小瞧这些不起眼的气泡,它们不仅是“大海之音”的缔造者,更是大气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通常,大大小小的气泡会将空气带入海水中,为海洋生物提供大量所需的二氧化碳气体。气泡的大小决定着海水溶解二氧化碳气的数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气中这一温室气体的含量。与此同时,气泡在海面爆裂的一瞬间,又向空中输送了丰富的水汽,有助于云的形成。上述看似简单的正反两个过程,却对整个地球的气候有着深远的影响

小题1:第四段中加点的“两个过程”指的是                                         (   )

A.气泡将空气带入水中,同时为海洋生物提供二氧化碳气体。

B.飞溅的浪花形成小气泡,并将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

C.气泡将空气带入海水中,并向空中输送丰富的水汽。

D.气泡溶解二氧化碳气体,并将它提供给海洋中的生物。小题2:能作为海浪气泡“对整个地球的气候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结论依据的一项是(   )

A.大小气泡的形成都遵循了能量守恒的规律。

B.海浪气泡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

C.形成海浪的浪端气泡的体积大大决定着涛声的音质。

D.不起眼的气泡是大气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小题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海浪中的气泡能发出纯美、浑厚的声音,这是海洋学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实验和观测发现的。

B.地球上二氧化碳气的数量影响着大气的温度,而二氧化碳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海水中的大小气泡决定的。

C.科学家将气泡分成一大一小两个种类,大小气泡形成的过程不尽相同,但都遵循了能量守衡的规律。

D.浪尖卷裹的空气被海浪分割成大气泡,海水表面的空气同时被浪花带入水中,形成小于1毫米的小气泡。小题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大气泡是管状空洞被海浪切割形成的,其直径超过了1毫米,因此在爆裂时所发出的声音也就更急促、更洪亮。

B.在地震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现象中都可以发现能量守恒的规律,可见这个规律是对物质运动现象的准确的抽象。

C.有关科学家对海水溶解二氧化碳的研究,可能为减弱地球“温室效应”提供新的思路。

D.浪花气泡成了弹奏动人音乐的天才的演奏家,这种奇妙的比喻表明科学和艺术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也。少有文武材略,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其舅韩擒虎,号为名将,每与论兵,未尝不称善,抚之曰:“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初仕隋为长安县功曹。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皆善之。素尝拊其床谓靖曰:“卿终当坐此。”

  大业末,累除马邑郡丞。会高祖击突厥于塞外,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锁上变,将诣江都,至长安,道塞不通而止。高祖克京城,执靖将斩之,靖大呼曰:“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孚!”高祖壮其言,太宗又固请,遂舍之。

  四年,靖又陈十策以图萧铣,高祖从之。铣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九月,靖乃率师而进,将下峡,诸将皆请停兵以待水退,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进兵至夷陵。铣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清江,靖见其军乱,纵兵击破之。

  时诸将成云铣之将帅与官军拒战死者,罪状既重,请籍没其家,以赏将士。靖曰:“王者之师,义存吊伐。降而籍之,恐非救焚拯溺之义。但恐自此已南城镇,各坚守不下,非计之善。”于是遂止。江、汉之域,闻之莫不争下。以功授上柱国,封永康县公。乃度岭至桂州,遣人分道招抚,其大首领冯盎、李光度、宁真长等皆遣子弟来谒,靖承制授其官爵。

  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图进取,以靖为代州道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相谓曰: “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一日数惊。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四年,靖进击定襄,破之,可汗仅以身遁。太宗尝谓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节选自《旧唐书·李靖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累马邑郡丞——除:担任

B.靖将斩之——执:捉住

C.主者之师,义存伐——吊:慰问,安抚

D.突利可汗不于靖——虞:欺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以私怨斩壮士乎   ②臣与 * * 戮力攻秦

B.①请籍没其家,赏将士 ②不赂者赂者丧

C.①度岭至桂州     ②谓秦主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D.①潜令间谍离心腹   ②及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直接体现李靖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

①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

②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皆善之

③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

④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

⑤靖见其军乱,纵兵击破之

⑥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靖年轻时就有文才武略,左仆射杨素认为他将来做官一定能做到自己现在的位置。

B.李靖在攻打萧铣的战斗中,看重行军的速度,抓住了先机,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C.李靖认为战争的目的是吊民伐罪,对待俘虏不该太苛刻,结果使很多敌人主动归降。

D.唐太宗认为李靖在平定突厥各部的叛乱中战功卓著,可以和汉代的李陵相媲美。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降而籍之,恐非救焚拯溺之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