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各年进口商品分类比重(%)

年份生产资料消费资料
机器及

大工具

原料建筑用

品等

消费品

原料

直接消费

资料

1893681076
191051101064
192022211956
193079231358
193617361045
近代中国各年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年份原料半制品制成品
农产品矿产品

(手工)

矿产品

(机采)

手工机器手工机器
189316241545
191031251119239
19203498213322
19304124512215
1936416676341
——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二 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渐开辟,正常的商品交易是不可能直接依靠暴力来强制进行的。进口商品比在国内生产相同产品所花费的成本便宜,或者国内不能生产相同的东西,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对于中国并非弊大于利之举。在进口贸易中,西方的工业产品、生产技术以及与此俱来的管理知识、政治思想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冲击,是以往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外族入侵所无法比拟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进步。中外经济的交往,尤其是对外贸易提供了国与国之间、生产方式与生产方式之间横向比较的机会,也提供了争取近代化的有力手段。——摘自《近代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的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并分别归纳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比重发生变化的原因。(17分)

(2)根据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9分)

答案

(1)特点:①进口商品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小,工业制成品(或“机器及大工具、建筑用品”)和直接消费资料比重大。②进口商品多为国内无法生产的工业产品。③进口商品的构成日趋合理化。④出口商品中,农产品和手工制品比重大,矿产品和机器制品比重小。⑤出口商品科技含量低,生产规模小。⑥出口商品量逐年萎缩。(答出三点即可)

原因:(进口)①进口商品物美价廉。②进口商品国内无法生产。③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⑤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答出两点即可)

(出口)①自然经济解体,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或“中国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或“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传统手工业解体。③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④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答出两点即可)

(2)①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若答出“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进步”亦可)。②加快了自然经济的解体(若答出“冲击了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亦可)。③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④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⑤促进了城乡经济的繁荣。⑥有利于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传播。⑦有利于改善国人生活。(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第(1)问,第一小问可以从近代中国各年进口商品、出口商品的内容分析;第二小问从进出口商品与国内、国际市场的关系角度,联系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国内政策的变化等知识回答。第(2)问,近代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国人思想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回忆教材知识,联系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近代思想解放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等知识回答。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