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课题式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方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下列装置如图连接,C、D、E、F、G、H 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电源A 极的名称______.

(2)甲装置中C极反应式______.

(3)E极反应式______.在C、D、E、F各电极上析出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比是______

(4)欲用丙装置精炼粗铜,G应该是______(填“纯铜”或“粗铜”);欲用丙装置向铁棒上镀铜,H应该是______(填“铜”或“铁”),开始G、H两极材料质量相同,电镀一段时间后,两极质量之差为2.56g,则经过电路中电子数目为______.

答案

(1)根据题意知,F极有氢离子得电子析出氢气,所以F极是阴极,与阴极相连的原电池电极是负极,所以B是负极,A是正极,故答案为:正极;

(2)甲装置中C极是阳极,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放电能力大于硫酸根离子,所以在C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水和氧气,电极反应式4OH--4e-=2H2O+O2↑,

故答案为:4OH--4e-=2H2O+O2↑;

(3)通过(1)知,F是阴极,所以E是阳极,溶液中氯离子的放电能力大于氢氧根离子,所以氯离子在E极上失电子生成氯气,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在阳极上失电子阴极上得电子,甲装置中氢氧根的失电子能力大于硫酸根离子,铜离子得电子能力大于氢离子得电子能力,乙装置中氯离子失电子能力大于氢氧根离子,

氢离子得电子能力大于钠离子,所以在C、D、E、F分别析出氧气、铜、氯气、氢气;电解时,通过的电子数相同,通过相同数目的电子时析出氧气、铜、氯气、氢气的物质的量

之比为1:2:2:2,故答案为:2Cl--2e-=Cl2↑;1:2:2:2;

(4)电镀时,镀层作阳极,所以G应是粗铜;镀件作阴极,铁作镀件,所以H是铁;

电镀时,阳极上铜失电子生成铜离子进入溶液,所以质量减少,阴极上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质量增加,

所以两极质量差为阳极减少的质量加上阴极增加的质量.

设通过x个电子,铜质量与电子的关系为:

  2Cu--2e-

128g 2N A

 2.56g  x

所以x=0.04N A

故答案为:粗铜;铁;0.04N A

论述题

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材料一:     图:2008—2012年中国与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单位:%)

注:2010年中国GDP总量达58786亿,超过日本的54742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1年,世界人均GDP为10035美元,高于我国2012年6100美元的水平。

表 2008年—20112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及比例情况

年 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例
收入(元)实际增长率收入(元)实际增长率
2008157818.4%47618.0%3.31:1
2009171759.8%51538.5%3.33:1
2010191097.8%591910.9%3.23:1
2011218108.4%697711.4%3.13:1
2012245659.6%791710.73.10:1
材料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实质就是要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随着实践的推进,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强调的是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十七大正式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又一次飞跃。十八大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1)结合材料一中图和表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

(2)结合材料一,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知识说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义,并根据“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有关知识提出我国实现经济社会更好发展的相应对策。(12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分析说明我们党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为什么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实现飞跃。(12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