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我会读。

  从前,楚(chǔ)国有个书呆子,家里很穷。有一天,他正在看书,忽然看到书上写着:“如果得到螳(táng)螂(láng)捕捉蝉(chán)时用来遮(zhē)身的那片叶子,就可以把自己的身体隐藏(cáng)起来,谁也看不见。”他信以为真,整天在树林里转来转去,寻找螳螂捉蝉时藏身的叶子。终于有一天,他看到一只螳螂藏在一片树叶下捕捉蝉,兴奋极了,猛(měng)一下扑上去,把叶子摘(zhāi)下来。

  书呆子拿着树叶来到街上,用树叶挡(dǎng)住自己,当着店主的面拿了店里的东西就走。店主抓住他,送到官府(fǔ)去了。县官了解(jiě)情况后,忍住笑说:“你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呀!”

选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这个故事中有一个成语,它是:(  )

A.拔苗助长 徒劳无功    B.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不能迷信书本上的知识。

B.不能偷拿别人的东西。

C.不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答案

1.B 2.C

读图填空题

ch1L基因是蓝藻拟核DNA上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基因。为研究该基因对叶绿素合成的控制,需要构建该种生物缺失ch1L基因的变异株细胞。构建过程如下:

第①步:用PCR技术从蓝藻环状DNA中扩增出ch1L基因片段。

第②步:将ch1L基因与质粒构建形成重组质粒1。

第③步:将重组质粒1中ch1L基因中部0.8kb片段删除,用一段红霉素抗性基因取代之,得到重组质粒2。

第④步:将重组质粒2导入蓝藻细胞,由于改造后的基因与ch1L基因仍有很长的序列相同,所以能准确地与其发生同源重组,产生出缺失ch1L基因的突变株。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用PCR技术扩增DNA片段时用到的耐高温的酶通常是指什么酶?________。PCR扩增DNA时必须加入引物,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2)利用PCR技术扩增DNA一般要经过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都要经过三个步骤,其中“复性”这一步骤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3)构建重组质粒1、2时,为保证成功率,往往使用_________酶对基因和质粒进行切割,以切出相同的黏性末端,便于连接。此酶的作用是将DNA分子的___________键打开。

(4)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此外还可用噬菌体、动植物病毒作用为运载体。

(5)导入重组质粒2以后,往往还需要进行检测和筛选,可用________制成探针,检测是否导入了重组基因,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__可将变异株细胞筛选出来。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