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如图是与四川广元柑橘大实蝇事件有关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①中危害柑橘的蛆虫是由大实蝇的⑤______发育而成的.

(2)用箭头和图中标号②③④⑤表示出大实蝇发育的先后顺序:______,此发育过程为______变态发育.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______.(举一例)

(3)与大实蝇相比,蝗虫不经过的发育时期是______ 期.

答案

(1)蝇的发育经过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危害柑橘的蛆虫是大食蝇的3幼体,蝇等动物要经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然后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再发育成蛹,蛹再羽化成成虫.蛆虫是大实蝇的幼虫,由5受精卵发育而来.

(2)大食蝇发育经过⑤受精卵→③幼虫→④蛹→②成虫,幼体与成体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上都有很大差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还有家蚕、蜜蜂等.

(3)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与大实蝇相比,蝗虫不经过的发育时期是④蛹期.

故答案为:(1)受精卵.

(2)⑤③④②;完全;家蚕.

(3)④蛹.

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古文尚书》。) “民为君之本。”     ------《谷梁传》

材料二: “以百姓心为心。”《老子》;“君之爱民,当如心之爱身也。”   ------(《明鉴》

材料三:  “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无危者也。”                    ------(《荀子》

“民乏财用,不亡何待?”                                 ------《国语》

材料四: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

材料五:(执政者须)“言必信,行必果。”《荀子》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

(唐太宗)“……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怨,民怨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资治通鉴》

材料六: 顾炎武推崇议论朝政的风气,要求以强大的社会舆论来监督制约当权者,以“众治”代替“独治”。黄宗羲进一步提出用“各得其私,各得其利”为原则的“天下之法”取代“桎梏天下人之手足的”的“一家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                    ------《文化发展历程》

(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 * * 传统文化的哪一理念?(2分)

(2)唐太宗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4分)

(3)材料六的观点与前面的材料有何不同?(2分)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