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6岁,9年前曾患急性肝炎。近半年来常感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右上腹不适。3周前因出差劳累后纳差更明显,有腹胀、失眠。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水样便,每日7~8次,自服黄连素未见好转。2天后畏寒、发热,体温38℃。家属发现患者巩膜黄染,尿色加深。昨晚呕出咖啡样血水800ml,今晨1时来院急诊。体检:T38.2℃,P104次/分,R25次/分,BP95/50mmHg。神志清,面色略苍白,巩膜黄染,右侧颈部可见一个蜘蛛痣,两手肝掌明显。心肺阴性,肝肋下未及,脾肋下4cm,质硬无压痛。腹部可见轻度腹壁静脉曲张,移动性浊音阳性。下肢有凹陷性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红细胞:2.9×1012/L,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2.8×109/L,血小板55×109/L。尿常规阴性,大便隐血试验(++)。

该病人最可能的出血原因为 ()

A.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

B.急性胃黏膜病变

C.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

D.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E.胃溃疡出血

F.结肠炎出血

G.肠穿孔出血

H.反流性食道炎

答案

参考答案:D

选择题
问答题

南方某玻璃企业现有一条2000年建设的日熔500t的浮法玻璃生产线,玻璃熔窑烟囱高60m。辅助工程有面积为(60×80)m2的储煤场,6套煤气发生炉(共用1根50m烟囱),以及氮气和氢气制备站,均布置在厂区西侧。煤气发生炉水封水100t/d排入厂区内的天然水塘,经自然净化后外排,排放水质监测结果为COD300mg/L、挥发酚500mg/L、氰化物10mg/L、石油类100mg/L。拟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燃料由煤制气改为液化石油气,配套建设3个60t的储气罐(临近量为50t);为改变玻璃的光学性能,提高产品节能性能,配套建设离线镀膜生产车间,即在玻璃表面涂镀一层镉、镍金属薄膜,镀膜前在镀膜车间先对玻璃基板进行清洗,清洗废水产生量150t/d,镀膜过程中溅射到玻璃基板外的膜材,用清水冲洗进入废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外排,车间镀膜废气经袋式除尘器收尘后通过45m高的烟囱外排。技改后该厂的玻璃产能没有变化,产品由原来的优质浮法玻璃改为Low-E镀膜玻璃,熔窑废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0.025mg/m3和0.022mg/m3,对应的D10%分别为5km和6km。该企业以西80m有邻近的梅花鹿养殖场,现状监测其等效声级值为51dB(A),6套煤气发生炉对其等效声级贡献值为48dB(A),其他工程部分对其等效声级贡献值为48dB(A),新建工程对其等效声级贡献值为35dB(A)。
[问题]

工程设计时,厂区布局上应注意什么预测技改后梅花鹿养殖场的声环境质量(需列出数学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