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社会意识无论正确与否都能决定社会发展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此题是针对“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知识点的内容命的题。此题考查的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具体表现或突出之处。“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内容。选项A、B两项是夸大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的历史唯心论的观点,它们都否认人类社会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性。选项C认为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是一种片面的观点,事实上,正确的或错误的大众心理都可以影响经济走势,因此正确答案只有D项。

阅读理解与欣赏

拔苗助长,事与愿违(10分)

崔 宇

①教育并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越合适越好。可是很多家长固执地相信,抢跑是在为孩子争分夺秒。

②自然界万物都按照生长规律自然生长,适当施加外力可以促其生长,倘若施用外力不当,就很容易出现倒退甚至枯萎现象。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卡尔就是这样一个被毁的天才。少年卡尔在父亲的强迫下,每一分钟都要学习,一切与学业无关的兴趣爱好都被父亲隔在门外。最初,这样的教育取得了成就,卡尔8岁学习大学数学,11岁大学毕业。教授们预言卡尔会成为一名世界顶尖级数学家。父亲更是一心想他早日成名。然而不久,卡尔对数学再也提不起兴趣,再也不想动脑筋,再也不想思考问题。最后,曾经的天才做了办事员,远远偏离了他父亲的培养轨道。

③教育抢跑的不利影响不容忽视。抢跑将扼杀孩子的兴趣和智慧。孩子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这对其成才是极为重要的。居里夫人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如果家长只有望子成龙之心,但不讲究教子成才之术,结果只能事与愿违。

④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是一名画师,当幼小的徐悲鸿要求学画时,父亲温和地拒绝了:“要想成为一个画家,先要好好读书。”两年后,9岁的他才如愿以偿,开始从父习画,终成一代大师。对孩子的培养应该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以这个规律为依据,先了解孩子现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所学知识水平,再谋求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有效的教育方法。应该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孩子知识,培养他的能力,不能急于求成,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节选自《家长的革命》,光明日报出版社,有改动)

小题1:作者认为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有何危害?(3分)

小题2:简述第②段是怎样论述作者的观点的?(4分)

小题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开篇提出“教育并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越合适越好”,其中“合适”的意思是,依据“孩子现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所学知识水平,再谋求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有效的教育方法”。

B.教育孩子的道理跟自然界万物的生长规律一样,要让其自然成长。

C.第③段运用举例论证,强调要保护好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

D.卡尔对数学再也提不起兴趣,再也不想动脑筋的原因是,父亲“一心想他早日成名”。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