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十一五”期间能源消耗增速与GDP增速情况(单位%)。

注:我国单位GDP所消耗能源是日本的5.1倍,美国的3.7倍,经济增长65%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

材料二: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目前,我国能耗的70%为工业能耗,能源消费的69.5%为煤炭消费,85%的二氧化碳、90%的二氧化硫和73%的烟尘都是燃烧煤排放的。政府正致力于发展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2009年11月26日宣布“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二,请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对“实施节能减排、走低碳经济之路,就能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材料一反映我国“十一五”期间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能源消耗增长速度逐步下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能源消耗依然过高,经济增长主要靠物力和人力的投入。表明我国经济粗放式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2)①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环境形势严峻,实施节能减排、走低碳经济之路,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题中观点有其合理性。②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其次,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抑制二氧化碳排放,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第三,必须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