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2007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根据当时物价上涨过快的势头,确定了2008年实行“两防”(防通胀、防过热)宏观调控的政策,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由于受雪灾和汶川大地震的影响,2008年7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一保一控)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的位置。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造成的全球经济下滑,2008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强力提振经济。

我国政府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过程中,注重加强国际合作,借鉴世界上成功的经验,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在加强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不照搬别国发放消费券、重点注资虚拟经济等办法,而是充分发挥我国的特点和优势,集中财力物力大规模进行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中,把扩大内需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任务。

(1)结合材料,运用国家职能的知识,说明国务院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8分)

(2)列举2008年10月以来我国中央政府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具体举措,并简要说明这些举措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作用。(12分)

(3)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是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12分)

答案

(1)①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出口下降、国内投资和生活消费不足的严峻挑战。(2分)

②国家具有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经济职能。(3分)

③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必须加强宏观调控,有效行使国家的经济的职能,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3分)

(2)①税收政策(4分。举措2分,作用2分。)

如:降低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降低住房购置税等(列举一个即可),以扩大国内生活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或其它属于税收方面的举措(只要举例真实,作用与举措对应均可。)

②财政支出政策(4分。举措2分,作用2分。)

如:中央财政投资4万亿用于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扩大国内投资需求(或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或:春节期间家电下乡,享受13%的财政补贴。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或其它政策及其作用(只要举例真实,作用与举措对应均可。)

③货币政策或利率政策(4分。举措2分,作用2分)

如:中国人民银行降低存贷款利率,以刺激投资和生活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或降低贷款条件,扩大贷款数量等(只要举例真实,作用与举措对应均可。)

(特别说明:①此题考查的目标之一是对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具体内容是否全面具体掌握,因此,三个方面的政策举措,每个方面最多4分。某一方面的政策答了多个举措,选其最符合答题要求的要点给分,但不能超过4分。②回答作用时,一定要回到有利于经济发展上来即如何拉动经济增长的。)

(3)①坚持以矛盾的普遍性为指导,借鉴世界成功经验,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3分)

②把握不同事物矛盾的特殊性,不照搬别国的方法,注重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优势,集中财力物力大规模进行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3分)

③根据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特殊性,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我国的宏观政策。(3分)

④根据生产与消费矛盾双方的特点,把扩大内需作为根本任务,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3分)

39.(20分)

(6)改革开放属于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1分)这种实践:切能够反作用于生产活动,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改革开放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转变,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3分)②能够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使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3分)③改革开放作为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是一场广泛而探刻的革命,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等事业的全面发展。(2分)

(7)①与中 * * 党通力合作,参加国家 * * ,参加国家事务管理。(3分)②通过多党合作,发挥政协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分)

③通过掌握的智力资源,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的发展。(2分)④利用与港澳、海外的联系,推动祖国统一大业。(2分)

答案见解析。

改错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