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据2010年3月9日《重庆晚报》报道,中国移动重庆公司总经理沈长富近日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语,如“3Q”“'bt”,还有“囧”“槑”等。他认为青少年长期接触这些网络用语,会产生不好影响。
附:相关网络用语解释
3Q:同英语“Thankyou”。
bt::即“变态”。
囧:古同“炯”,明亮有神。网友依字形引申为“郁闷、悲伤、无奈”。
槑:古同“梅”。网友依字形引申为“很呆、很傻、很天真”。
(1)请从沈长富列举的网络用语中举一个例子说明网络用语在构词或表意上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沈长富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语”,对网络不良用语是否需要屏蔽你有什么看法?请阐述你的理由。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不超过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示例一:象形,如“囧”字中的“八”像两条下垂的眉毛,表示“郁闷、悲伤、无奈”的意思。
示例二:会意,如“槑”字,两个“呆”字组合是“呆”的两倍,表示“很呆、很傻、很天真”的意思。
示例三:谐音,如“3Q”,读音与英语“Thankyou”相近,都是“谢谢”的意思。示例四:缩略,如“bt”用汉语拼音的两个声母来表示“变态”。
(2)示例一:我反对屏蔽这些网络语言。人类创造文字就是为了便于交流,出于这个目的,字词翻新,可以视为科技进步催生的新思维方式,屏蔽“囧”和“槑”等语不是明智之举。
示例二:我赞成屏蔽这些网络语言。像“3Q”“bt”以及“囧”“槑”等网络语言或是生造的字符或是生僻的汉字,如果青少年长期接触并形成使用习惯,会影响中小学生的语言习惯和语文学习,而且势必影响他们正常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