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理解: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提醒人们思考什么是自律。

B.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理解: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突出学生们对蔡老师的喜爱和依恋之情。

C.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理解: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用铅块来比喻“我”那颗沉重的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内心越来越沉重的感受。

D.成熟的稻穗低着头,启示我们要谦虚;缚住悬崖迎风傲雪的松柏,启示我们只有不畏艰险,昂扬向上,才能尽显生命的意义。理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稻穗和松柏的特征及给人的深刻启示。

答案

B   

此题考查学生运用修辞知识准确、流畅表达的能力。“排比”指三个或三个以上且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而B句不符合这一特点。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列两个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注释】  ①安事:要……何用。②捐:弃。③之:指死马。④期年:满一年。⑤诚:真心。⑥致士:纳贤士。⑦见事:被侍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1)之不以其道     策:__________     

(2)天下必以王为能马     市:__________     

(3)买首五百金     其:__________     

(4)鸣不能通其意     之:__________    

2.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_______”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     

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