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3分) 这不是人类第一次仰望星空,却是第一次 。 2002年,美国两名天文学家在研究了20万个星系光谱之后,宣称宇宙是绿色的,“比淡淡的青绿色稍绿一点儿”。 ①这一听上去有点拗口的颜色,受到纽约曼塞尔颜色科学实验室的反对。②曼塞尔颜色科学实验室的科学家认为,要想在真正意义上谈论宇宙的颜色,③应该假想观看者置身一个黑暗的背景中,而不是天文学家所设定的红色。 最终,科学家撩开了宇宙的神秘面纱——近米色。 “还是不准啊!”超过300位社会各界人士反复品味着那团略黄的白,然后将电子邮件发给科学家们,附上自己的定名:“银河金”“宇宙土”“天文杏仁色”“拿铁色”“象牙白”…… 苍穹之下,有多少双眼睛“好色”,就有多少种针对同一颜色的不同描述。 随着颜色的分类系统推向极致,我们拥有越来越多同时却越来越专一的颜色语言。 小题1:标有数字序号的段落,①处的表述不够准确合理,下列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2分)
序号: 修改意见: 小题3:请根据语境,合理补写出文中的空缺部分。(不超过12字)(2分) 答: 小题4:“我们拥有越来越多同时却越来越专一的颜色语言”,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请就此问题阐述你的看法?(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7分)
|
小题1:D
小题2:③ 在“置身”后补上“于”
小题3:科学地描述宇宙颜色
小题4:示例1:颜色语言的丰富和专一,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颜色语言日益丰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便于我们描述日新月异的科学发现和越来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专一的颜色语言,凭借其准确、唯一的定义,有利于我们更科学、更规范、更准确地表达与颜色有关的信息内容,而不会因为颜色语言的表述差异造成表意不清,产生交流障碍。
示例2:颜色语言在丰富的同时走向专一,难以表达人们个性化的生活感受与追求。对颜色的认识和表述,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个性特色和审美偏好,专一的颜色语言用整齐划一的语言来定义颜色,语言单调,且难以表达人们对颜色的独特感受。颜色语言越来越专一,会束缚人们对颜色的想象,弱化人们对颜色乃至对生活的个性化感受与表达。
小题1:
题目分析:“这一听上去有点拗口的颜色”中的“这”这一指代词,指代的是上面得出的宇宙颜色的结论,而不是颜色。
小题2:
题目分析:“于一个黑暗的背景中” 是一个介宾短语。
小题3:
题目分析:第一段是本文的中心段,所以补出的部分应对内容进行概括。而本文所谈的就是如何准确描述宇宙颜色的内容。
小题4:
题目分析:理解本题的关键在正确理解“颜色语言”的含义。从文中可分析出所谓“颜色语言”即表述某一颜色的语言。分析时可从颜色语言更加丰富的利与弊两个方面来辩证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