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理解。

孔子游春(节选)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_________地说:“水_________,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四字词语。

2.选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请你再续写一句省略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水是“真君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意味深长    奔流不息    

2.排比    拟人  

3.表列举的省略。    万涓成河,势必集少成多,它则是宽大为怀。 (答案不唯一)

4.因为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5.是一位充满智慧、和蔼可亲、对弟子循循善诱的老师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注:①干:岸边。②圮(pí):倒塌。③阅:经历。④棹(zhào):船桨,这里作动词用。⑤柿(fèi):木片。⑥颠:颠倒、荒唐。⑦河兵:治河的士兵。(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

A.沧州南一寺河干(面对)

B.二石兽沉焉(合并)

C.求二石兽于水中,不可得(毕竟)

D.转转不,遂反溯流逆上矣(停止)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 二石兽水中——乃取一葫芦置

B.以为顺流下矣——然得而腊之以为

C.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坎穴——酿泉酒,泉香而酒洌

D.如言,果得之于数里外——则移民于河东

3.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 ②沿河求,不亦颠乎 ③一老河兵闻 ④果得于数里外

A.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

B.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

C. 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

D. 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