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阅读材料一至材料三,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经国务院批准,从2003 年起,沿袭了几十年的将从"黑色七月"提前到每年6月上旬。

促成这一历史变革的人是全国政协——江西省九江民生集团公司总裁王翔。1998 年7 月,王翔的家乡江西九江市有700 多名考生因受到洪涝灾害的威胁不得不在解放军护送下把考场迁到房顶、山顶才能正常考试。为此王翔引发了一个念头,于是向全国政协交了《关于考期适当提前的建议案》。后来经过反复认真细致的调研,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关于时间调整方案》,宣告从2003 年起"黑色七月"退出历史。

材料二: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 000 多亿元。但据水利专家断言,1998年的洪水量没有1954 年的洪水量大,灾情却比1954 年大,水位也比1954 年高。

材料三: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1)写出上图气压中心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季形成于西太平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压带)对我国天气、气候影响最为直接。这个势力强大的气压带影响我国的范围,春末起于_____________________,7-8月止于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年份它的位置持续偏南时就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洪涝灾害。

(3)图中江西省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点附近,夏季多刮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的夏季风,该风来自______________洋,使东南沿海和近海地区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季。

(4)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水位超历史最高记录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时间适当提前除了使一些地区避开洪涝灾害的威胁以外,还可减少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

答案

(1)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

(2)副热带高压华南华北和东北江淮

(3)D 东南太平雨

(4)围湖造田砍伐森林水土流失,河床淤塞,排水不畅

(5)台风、高温

本题以热点问题高考时间的提前为切入点,考查江淮地区洪涝灾害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气压带移动异常),也有人为原因(围湖造田、砍伐森林)。夏季控制我国降水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副高,它的南北移动造成雨带南北有规律地推移。但有些年份,雨带的推移规律也会出现异常,就会给我国带来灾害天气,如副高位置持续偏南时就会造成雨带偏南,江淮地区就易发生洪涝灾害。

多项选择题 X型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 * * 道题。
最后一瞬间
谁也没想到,刑警吴一枪与他追捕的最后一名歹徒在片空地里狭路相逢。这之前,吴一枪已追赶逃犯一个夜晚。那里树密山高,与战友已失去联系的他只能孤军作战。
黎明时分,在林子间相距不足百米歇息的两人几乎同时发现了对方,逃犯起身就跑,吴一枪则抢先对天空鸣枪,警告对方“站住”。吴一枪心里明白,刚才自己打的那一枪,是枪里的最后一颗子弹。这个犯罪团伙的小头目浑身一个战栗,随着吴一枪的喝令立即钉在林子间那片空地的中央,却并没有按吴一枪的命令把枪扔掉,而是发出一阵哈哈的大笑。吴一枪心里一惊,看着歹徒慢慢地转过身来与他相对而视,并用手中的枪对准他。歹徒脸上挂着绝处逢生的笑容,声音沙哑地说;“枪神,可惜你没子弹了……”
吴一枪不动声色,只是用枪精确地指向对方。别说只有20米左右这么近的距离,凭手中这支用了几年的64式手枪;只要在最大射程50米以内任何点上,他都可以毫无疑义地撂倒对方,要不怎么是吴一枪呢!就连罪犯们都称他“枪神”。谁要是与他遭遇, 一般是不敢对射的。
吴一枪望着对方有些慌乱的眼神,轻声说:“你很清楚,我们两人此时枪里都只剩最后一颗子弹……那么,让我们较量一下枪的准头吧!”
“嘿嘿嘿……不可能!我计算了你的子弹。你昨晚两次对空鸣枪,两次开枪打伤我的兄弟。刚才是你的第五次鸣枪,也是你枪里的最后一颗子弹。嘿嘿嘿……没想到吧,枪神今天要死在我的手里啦……”歹徒虽然满脸狰狞,却流露出一些令人难以察觉的心虚。这并没有逃过吴一枪敏锐的眼睛。
“是吗那么,我们来数一二三开枪。”吴一枪轻松而镇定地说。他的右臂有力而笔直地举着,黑洞洞的7.62毫米枪眼坚定地指向对方。
歹徒身子向后一倾,说:“不可能!别骗人啦……你的枪里根本没有子弹……”
“放下武器!这是我最后一次警告你,否则,你,将是我职业生涯中第一个被现场击毙的罪犯!”吴一枪的脸上写满了自信。这句话刚出口,吴一枪感到对方全身明显地打了一激灵。
歹徒紧盯着吴一枪,慢慢地抬起有些发抖的左手,他似乎看到吴一枪眼里另一个举枪的影子。
“一!”吴一枪纹丝不动、只是双眼匕首般刺向对方。此时,他把全身的力量都灌注在自己那双并不算大的眼睛上。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刑警,平时训练要“准”,实战则要“快”,这是一条铁律,必须出枪快、发射快。对射时,聚精会神、枪人合一。而这些对于吴一枪来说,是有过血的教训的。那次缉毒战,因为心想身后有记者,就想把枪打得漂亮,甚至动作也潇洒一些,在甩手射中屋顶一名歹徒的小腿的同时,稍一迟疑,对方枪响之后,一位老刑警为掩护他而中弹扑倒在他的肩头……
“……二!”声音洪亮、坚定而自信地穿透了林间,这是警察与一名逃犯共同在演绎着一次空前的你死我活的较量。
在吴一枪的刑警生涯中,像今天这样还是头一次。如此近的距离,就形成了一种空前的赌局,是赌就有赢有输,他赢得起,当然也输得起。没了后路的吴一枪出奇地想把射击动作做得完美一些。上一次因为追求完美和动作漂亮让同事献出了生命,可是现在,他还是希望自己在歹徒面前能够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绝唱……
其实,吴一枪只是嘴角稍微一动,就让这不易察觉的微笑永远留存在自己的脸上了。同时,他注意到,对方枪口明显地虚晃了一下,一粒汗珠清晰地从鬓角滑过脏乱的脸颊。
“三!”吴一枪在身后的一束阳光突然射向林子间的空地的一刹那,______地大喝一声,声震长空。
“叭……”枪声清脆地回响在林间山谷。歹徒匍匐向前一头栽倒……
子弹一声呼啸从吴一枪的头顶飞过——在他发出“三”的同时,歹徒竟然再次打了一个激灵,扣动板机时,子弹打飞了。
吴一枪迅速跃向对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反铐住对方的双手。令他吃惊的是,对方竟没有任何反应。翻过歹徒那沾着露水的脸,吴一枪才发现,歹徒已没有了呼吸。
事后法医检查发现,歹徒死于过度紧张造成的大脑及心脏不能供血,病变的心脏收缩得像石块一样坚硬,苦胆也破了……
(奚同发《最后一瞬间》,载于《梅州日报》 2006年7月26日)

对题目“最后一瞬间”理解错误的是( )。

A.正义战胜邪恶的最后较量

B.吴一枪开枪的最后一瞬间

C.吴一枪刑警生涯的最后一瞬间

D.吴一枪战胜歹徒的最后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