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课外活动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干燥、较纯净的氧气.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②先在试管中放入MnO2,再放入略多于计算量的KClO3

③连接好实验装置;

④加热;

⑤收集气体;

⑥适当的时间后,停止加热,拆卸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的试剂______.

(2)方框B中最好选用下列装置中的______(填字母序号).

(3)实验中观察到何种现象时开始收集气体______.

(4)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发现收集到的气体比预计的少许多,百思不得其解.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5)欲从反应的残渣中回收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其操作步骤是:溶解、______、烘干.

答案

(1)依据图示及其作用装置A中的试剂可用浓硫酸;因浓硫酸具吸水性,可做氧气的干燥剂.故答案为:浓硫酸

 (2)根据实验要求分析方框B中最好选用的装置:a 装置是用排水法收集,得不到干燥的氧气.b装置可以收集到纯净而干燥的氧气,且能够观察收集气体的量;c 装置收集氧气时,无法排除集气瓶内空气.故答案为:b

 (3)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浓硫酸的性质收集氧气时,开始有气泡冒出因混有空气不纯,不要立即收集.看到有气泡从A中均匀冒出才能收集.故答案为:看到有气泡从A中均匀冒出

 (4)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发现收集到的气体比预计的少许多,出现这样的现象可能是:装置A漏气、气球漏气、药品量少等.故答案为:装置A漏气(或气球漏气)等

 (5)从反应的残渣中回收难溶于水的二氧化锰时,残渣中的氯化钾(或存在没反应完的氯酸钾)能溶于水,故其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烘干.故答案为:过滤

故答案为:

(1)浓硫酸   

(2)b    

(3)看到有气泡从A中均匀冒出

(4)装置A漏气(或气球漏气)    

(5)过滤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题。

剃刀

侠木

        桦清朝嘉庆年间,北京正阳门(俗称前门)外,已是相当繁华的集贸市场。几十丈高的城门楼子,威严如皇帝老子,注视着 * * 攘往的人流。

         这天,朗日晴空,集市正值繁华热闹时间

        一匹枣红大马,上骑一员佩刀武官,后跟几个步行兵卒,像一股浪头把人流冲得七零八落。

        门楼下老摊贩认得,这是乾清门蓝翎侍卫,这些蓝翎宠儿每隔几日便会出宫耀武扬威找便宜。

        这位蓝翎爷果然在一处最繁华的地方下马了。

        小兵卒赶快接过马缰跟在后头,那蓝翎爷就摇着马鞭四处转悠。他盯上几个剃头挑子,就踅过来,在一个空位前站住。

        显然这小子是要剃头或刮脸修胡子。当然一概是白活儿。

        一个年轻的剃头师傅赶紧躬身让位。那蓝翎爷也不搭话,将马鞭丢在地上,一屁股坐在空木椅上。

        谁知那木椅早已破朽,加之这蓝翎爷体肥身重,木椅“咔嚓”一声就散了架。这家伙一个四仰八叉摔在地上。

        这还了得!蓝翎爷火从天降,怒从胆生,抓起地上的马鞭,劈头盖脑就向小师傅猛抽起来,直抽得小师傅满脸淌血,爹一声妈一声叫着,他才给两个小卒扶到另一个剃头挑儿前。

        那挑子一头火正旺,铜盆里的净水正冒热气。

        挑儿前一个年过半百的瘦老头儿正在刀荡子上“哧哧”荡刀。

        小卒就把蓝翎爷扶到木椅上坐好,催促老师傅抓紧干活儿。

        到底是老马识途。瘦老头儿就小心翼翼,轻手轻脚给蓝翎爷盘起辫子剃起来。那半寸宽极好钢口的红木短把儿剃刀,被荡得吹毛立断,直把蓝翎爷辫子周边刮得油光锃亮,苍蝇落上都得打滑。 蓝翎爷给刮得懒洋洋,就有睡意,就有小卒子过来用背托着头。老人就把刀板儿在睡脸上游动。

        那剃刀在阳光下熠熠闪亮,那蓝翎爷就“呼噜呼噜”睡。

        脸刮完,瘦老头儿就拿白毛巾去挑子一头热铜盆里蘸个热毛巾,用手边试凉热边把毛巾蒙到蓝翎爷脸上。这是最后一道工序。热巾上脸,蓝翎爷就醒了。按规矩老师傅掀起毛巾盖住眼睛,轻松地在下巴和脖子处又找几刀,这才把热毛巾在胖脸上一擦,撤掉脖子上围的大毛巾,把蓝翎爷头一扶,小卒子就顺势把蓝翎爷扶起来。

        瘦老头儿必恭必敬把手一张,说,爷您走好!那蓝翎爷就给小卒向枣红马扶去。

        几个小卒把蓝翎爷扶上马。一个小卒问:爷,咱还去哪儿?

        蓝翎爷不出声,小卒子就再问。还是不出声。

        另一个小卒子就惊恐地说,别问了,你看咱爷脖子咋出血了?几个人就惊惧去扶蓝翎爷。哪来得及,人从马上跌下来,头咕噜咕噜滚落一边,腔子里血杀猪般喷射出来。

        集市人就窃窃私语围观。 是剃刀侠…… 人群里一句话提醒小卒子们,就都抽刀去奔那老剃头匠。

        哪里还寻得人影。有人说,见了,从城门楼子顶尖儿,跳上大栅巷子房上,走了。

1.小说开头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2.小说情节多处暗示了蓝翎爷之死,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蓝翎爷和剃刀侠的形象形成多方面的鲜明对照,请分条概括。

                                                                                                                     

4.小说写了剃刀侠杀蓝翎爷的故事,请探究其深刻意蕴。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