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以加快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东A、B两市农村状况:
项目 | A市(元) | B市(元) | 项目 | A市 | B市35% | |
收 入 构 成 | 农民人均年收入 | 3780 | 7970 | 农业生产科技含量 | 11% | 35% |
农业收入 | 1870 | 2190 | 懂技术的农民 | 17% | 61% | |
非农产业收入 | 490 | 3710 | 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 | 6年 | 9年 | |
进城务工收入 | 1420 | 2070 | 农业基础设施更新 | 32% | 68% |
(1)根据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 A市新农村发展应向B市学习那些经验?(5分)
材料二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
(2)结合材料二说明,怎样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8分)
(1)①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农村经济结构;②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转变农业增长方式;③增加农业投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④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⑤发展农村教育,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每点1分,共5分。)
(2)①生产发展要求,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经济建设。(2分) ②生活富裕要求,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社会公平。(2分) ③乡风文明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村容整洁要求,改善农民生存和发展环境,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2分) ④管理民主要求,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推动农村政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能有力地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2分)
本题以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为背景进行命题,贴近当前重大时政问题。第⑴问要遵循分析图表题的方法。从横向、纵向分别进行比较,找出经济结构、就业渠道、科技水平、农民素质方面的差异。第⑵问考查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发展观等知识点,主要回答新农村对和谐社会的作用,可以从新农村的五项具体要求分别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