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63岁,突发右侧肢体乏力伴言语不利2天入院,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史。查头颅CT提示左侧额、顶、颞叶大面积脑梗死,查体:右侧肢体肌力。级,深浅感觉消失,病理征(+)。在县医院卧床治疗至 15天时出现右下肢肿胀,查深静脉彩超提示右股静脉血栓形成,给予保守治疗。入院17天家属在为患者翻身时,患者突发呼吸困难、胸痛,血压下降等,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尸检提示死因为肺动脉栓塞。

患者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的第2级神经元是

A.薄束核和楔束核

B.顶盖前区

C.脊神经节细胞

D.背侧丘脑的腹后内侧核

E.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

答案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特定的时间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2010年3月28日晚8时30分,包括北京、上海、长春、深圳、成都、武汉在内的我国多个城市积极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某班同学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有关问题展开了反思和讨论。同学甲说:仅景观用灯熄灯一小时就可以让一个地区的照明用电节省下几万千瓦,意义重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鼓励人们少用电。同学乙则指出:发电量和用电量被认为是经济运行的重要风向标。今年一季度,全国发电量同比虽然仍是负增长,但与去年四季度相比,降幅大幅收窄,出现止跌趋升态势,其中部分省份用电量出现正增长。这显示当前我国经济出现企稳回暖迹象。在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的背景下,不应该再鼓励节电。同学丙认为:在环保领域,既有提倡一天不开车的“无车日”,也有熄灯一小时的“地球一小时”。这类活动,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开展“地球一小时”活动,主要是为了培养大家的意识:一是节约能源的意识;二是对地球的责任意识。同学丁则认为,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每一次关灯都是为了自己少交电费。漫步校园,教室里大白天灯火通明,无人时空调、电风扇仍在不停地旋转……。既要让人们为了地球家园而节约能源,更要让他们为自己的利益而节约能源。对地球负责首先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你是讨论的组织者,请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讨论加以总结

运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引导人们“为自己的利益”而节约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