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反应来制取氧气,所用的装置如图所示:
(1)带标号的仪器名称是①______,②______.
(2)注射器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
(3)在制取氧气时,某同学观察到锥形瓶内开始产生大量气泡时,便立即用B装置收集氧气,收集满后,该同学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集气瓶的瓶口、瓶中、瓶底,均没有发现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_,改进方法是______.
(4)实验中该同学发现装置A中反应太剧烈,他认为这是反应速度太快的原因,据此你认为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是(填序号)______.
①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③加热反应物.
(5)反应后将锥形瓶内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是______.
(1)依据常用仪器可知标号仪器分别是集气瓶和水槽;
(2)因为过氧化氢溶液是液体,而二氧化锰是固体,通过注射器加入液体,所以注射器中放入的是过氧化氢溶液,锥形瓶中放的是二氧化锰;
(3)有大量气泡生成,说明有氧气产生,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集气瓶的瓶口、瓶中、瓶底,均没有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没有收集到氧气;之所以没有收集到氧气,说明生成的氧气从其他地方跑掉了,装置漏气;改进方法是重新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进行收集;
(4))①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使气流平稳生成,可以采用;
②用体积小的锥形瓶,使迅速生成的气体在有限空间内易发生爆炸或使液体喷出,造成危险,不可采用;
③加热反应物,也使反应更加剧烈,不能采用;
(5)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由于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所以可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
故答案为:
(1)集气瓶;水槽;
(2)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3)装置气密性不好;
(4)①;
(5)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