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化工厂爆炸事故 (1)企业概况 某化工厂于1999年6月创办,企业注册资金为58万元,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职工25人,产品有无色促进剂;洗衣粉;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醋。 企业建有一个南北向4开间单层砖混结构的生产厂房和其他辅助用房。 生产厂房内设3个车间东面一间是过氧化甲乙酮车间,西面一间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醋车间,中间两间是洗衣粉车间。 过氧化甲乙酮车间为一开间,只有南面一扇双开门,西面靠南墙有一过道与其他车间相通,合成;过滤;配置;包装等均在这一开间内,没有任何隔离。 过氧化甲乙酮和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酷车间的厂房及工艺设备系自行改造;安装,均未经具有化工专业资质的单位设计和施工安装。 (2)事故经过 2002年1月3日7点30分,过氧化甲乙酮车间1号釜开始生产第一批号产品。 8点30分,2号釜开始生产第二批号产品。 当天上午回收来的10桶(250kg)不合格过氟化甲乙酮(退货产品)临时堆放在邻间的洗衣粉车间内。 约12点,2号釜开始生产第五批号产品。 此时,在配制作业点上有21桶(525kg)半成品,在合成釜西侧地面手推车上有275KG成品。12点25分左右,运料工袁某看到2号釜加料口冒出大量橘黄色烟雾并冲出料液,瞬间燃烧爆炸,大约15分钟后,洗衣粉车间发生更猛烈的爆炸,除西面过氧化苯甲酸叔扩酶车间外;整个厂房坍塌,造成过氧化甲聊车间当班的4名作业人员死亡。 (3)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操作不当使合成釜内物料剧烈反应导致冲料,在釜外发生可燃性气液夹带物产生静电火花引起可燃性混合气体燃烧爆炸。 车间结构不合理,从而使可燃性混合气体燃烧爆炸导致车间内存有的约800kg过氧化甲乙酮成品和半成品发生持续燃烧。 临时堆放在邻间的10桶不合格过氧化甲乙酮爆炸和持续燃烧,产生分解,发生更猛烈的爆炸。 间接原因 化工厂车间厂房及工艺设备均未经具有化工专业资质的单位设计和施工安装,不具备危险化学品生产的基本条件。 企业没有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没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大部分作业人员没有经过危险化学品安全教育培训,对突发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差。 政府有关基层组织和职能部门监管不力,对辖区内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和严重事故隐患没有给予有力的监督和及时查处。 问题 (1)每起事故分析时,都分析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怎样区分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答案

参考答案:

(1)每起事故分析时,都分析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怎样区分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答题要点

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中的有关规定,属于下列情况者为直接原因①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见G

B.6441一1986附录A中A.6不安全状态

②人的不安全行为

见G

B.6441一1986附录A中A.7不安全行为。

属于下列情况者为间接原因

①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

②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③劳动组织不合理;

④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⑤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⑥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⑦其他。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浆声悠悠

王兴日

山村小镇外,流淌着一条小河。小河上没有桥,只有一条古老的小渡船。小渡船已破旧不堪,没人去考证它是哪朝哪代的产物,几块木板都被河水沤得红黑发紫;木板上的粗大的钉子也都起了厚厚的棕红色的铁锈;船边露出几条手指宽的缝。此船危险!然而,人们还是争先恐后地往上挤。并且,心甘情愿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个白花花的硬币交给船老板。有什么办法呢?乡里人要到镇上来,镇上人也要出门去,这个渡口是唯一通道。每逢三六九赶场天,小渡船就更加责任重大了。

船老板是镇上的癞子脑壳王兴文,年龄四十有五。和发亮的光头一样,办事干净利落。一手接过满满一船人递过来的钱,从不数一数,“哗”地一声倒在蓝咔叽布扣对襟衣口袋里,便抓过两把缺口少角的浆,一前一后慢慢摇起来。满河平静的碧水立刻激起哗喇喇的细浪,成三角形向四周散开。汩——汩——悠悠的浆声便在小河上轻盈地飘荡。也不知这悠悠浆声起于何年何月,只知道它和木板船一同诞生,癞子脑壳的爷老子的爷老子手上就有了这小船和浆声。人世沧桑,小镇上的人和事几经变迁,只有这河,这船,这悠悠的浆声依然。癞子脑壳站在船头,时不时还哼几句不知名的山歌。他嗓音凝重、浑厚,是个天生的山歌好手。

“癞子脑壳,划船几年了,多少总赚了点儿钱,舍不得做条新船?”经常有人这样提醒他。癞子脑壳笑而不答,仍然眯着双眼划船,他是一张金口,难得启齿。“挤死人了,丑癞子脑壳,花点儿钱做条大的船多好。钱又赚得多,我们也不要挤了。”有人怀有对癞子脑壳轻微的不满,愤愤然。“癞子脑壳肯定在信用社有笔款子!”听了这话,癞子脑壳依然不答,只独自“嘿嘿”笑。从此,癞子脑壳在银行里存一笔钱这一说法便传了开去。

有一天,小镇上来了四个木工师傅,是癞子脑壳请来的。不负众望,癞子脑壳真的有笔存款,他到墟上买了一大堆圆滚滚的杉木筒子。木工师傅在小河上就叮叮咚咚地干了起来。没几天,小河上出现了一座木板桥。小河变了。水面上没有了那悠悠晃晃的烂渡船。小河幽静了许多。癞子脑壳并没走,搬来一个竹椅子放在桥头,坐在椅子上翘起二朗腿,仍然是细眯着双眼,一副悠闲自在的神态,只是再没哼山歌。仍然收钱,规矩却稍有修改:坐渡船五分一个,过桥收两分。似乎是出于一种本能反应,小镇上的人们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儿。于是议论纷纷:“自从盘古开天地,没听说收过桥钱的。”“癞子脑壳是在赚黑心钱!”也有人说:“不收点儿钱,以后桥坏了谁修?”

终于有好事者告了癞子脑壳一状。没几天,木板桥上一前一后走来两个穿白衣服、戴白圆顶帽、帽檐上贴着一颗鲜红发亮的红星星的人。是公安局的!“你是王兴文吗?坐在这里干什么?”其实他们早已知道他是谁,癞子脑壳吓了一跳,不知是祸是福。“在、在收路费。”癞子脑壳开了金口,结结巴巴地回答。“不行,你这是在收买路钱!社会主义国家不允许。”两个人声色俱厉。“从前划船是五分一个,现在是两分。”“半分也不行。以前你是劳动所得,现在你是不劳而获!至于你架了桥,可以作为一件好事表扬表扬。今后不准再收。”说完扬长而去。癞子脑壳张着嘴,睁大一双眼,直勾勾地望着他们的背影。从此,木桥边不见了癞子脑壳的身影,河水依然在静静地流淌,木桥上川流不息地走着男女老少。

事也凑巧,过了一段日子,突然电闪雷鸣,阴天黑地连下了几天暴雨。小河涨水了。咆哮的河水把新木板桥冲得无影无踪。洪水退尽以后,河面恢复了平静。河水仍在缓缓地流淌。周而复始,河面上又出现了人们熟悉的那只古老的烂渡船,船头依然站着癞子脑壳昂首挺胸的身躯,依旧有粗犷的山歌和着悠悠的浆声在河面上轻盈地飘荡。每逢三六九的赶场天,人们还是争先恐后地冒着生命危险去挤那条烂渡船。还是从口袋里掏出白花花的硬币交给癞子脑壳。小镇依然,小河依然,悠悠浆声依然……

小题1:根据小说内容,概括癞子脑壳的形象特点。(6分)

小题2:小说中的“渡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3:划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

小题4:这篇小说提出了一个生活中常遇到的严肃的理与法问题;也提出了守旧与创新的问题,是一个特定时期社会的缩影。请结合文本,选择其中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理解。(8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