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诺马岛是一个位于印度洋的小岛。甲国于16世纪最早发现了该岛,但没有对它实行有效统治,也没有行使主权的表现。乙国的殖民公司从17世纪起开始与该岛的岛民往来,并一直对其实行有效的统治。1898年,甲国与丙国的战争结束后,两国签订和约,约定将诺马岛作为甲国殖民地割让给丙国。乙国认为自己应是该岛的合法统治者,与丙国发生了争端。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甲国因最先发现了诺马岛而取得对它的所有权,而丙国作为甲国的继承者,亦应享有该岛的主权

B.乙国虽对诺马岛进行了有效统治,但由于其并未正式宣告并向其他国家通知,声明把该岛置于其永久控制之下,因而不能取得对该岛的主权

C.乙国的行为已构成—厂对诺马岛的有效占领,因而丙国不能取得对该岛的主权

D.由于乙国公开地、长期地、不受干扰地持续对诺马岛实施统治,故可根据时效原则取得对诺马岛的主权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先占是传统国际法上领土取得的一种方式。虽然当今世界上罕见以先占取得领土,但先占的规则对解决一些领土争端中的历史遗留问题还是颇有意义的。先占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先占的对象必须为无主地,即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土地,或被原属国家明确抛弃。第二,先占须为有效占领:首先,国家要对其发现的无主地有取得和行使主权的意思;其次,国家对其发现的无主地实行连续有效的占领,即国家能适当地行使或表现其主权。根据这两个条件,乙国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对诺马岛的有效占领,因此乙国应享有该岛的主权。选项C正确,B错误。18世纪以后,单纯对无主地的发现行为,一般被认为仅构成一种暂时阻止他国占领的初步权利。而上述实际或有效占领才能构成先占而获得该土地的主权。因此选项A错误。 选项D混淆了先占和时效取得的对象。时效也是领土取得的一项传统规则,但不同的是,先占的对象是无主地,而时效的对象是有主地。当某国公开占有他国的部分领土,长期行使管辖权,而被占领土的所属国未提出抗议或主张时,占有国即可取得该领土的主权。

填空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2层,总建筑面积25800m2,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2: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准使用的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接投人了使用。

事件3: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8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留下的适当空隙,间隔了48h即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4:总监理工程师在验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以及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的资料。 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裝饰装修工程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事件3中,根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指出此工序下填充墙片每验收批的抽检数量。判断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