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测定“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的实验电路,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
(1)该实验的原理是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22的实物电路连接,要求连线不交叉,并注意电表量程的选择。
(2)实验中,小宇同学先测出两组数据填入下表,再调节滑动变阻器让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请将下表中的第3组数据填写完整。
(3)同组的小航同学在测得第一组数据后,根据:R==
=5 Ω,P=
=
="1.25" W,算出灯泡的额定功率。小航算出的额定功率与小宇测量出的额定功率差距较大。小航的做法对吗? ,理由是 。
(4)小宇继续进行第4次实验,发现数据反常,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实验次数 | 电压表示数/V | 电流表示数/A | 灯泡的功率/W | 灯泡发光情况 |
1 | 0.5 | 0.1 | 0.05 | 不发光 |
2 | 1.5 | 0.2 | 0.3 | 较暗 |
3 | 2.5 | 正常发光 | ||
4 | 0 | 超量程 | ―― | 不发光 |
(1)
(2)0.3,0.75(3)不对,不同发光状态下灯丝温度不同,电阻不同(4)小灯泡被短路
测定“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的实验原理:P=UI;电源电压是3V,所以电压表的量程选择0~3V;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3A,所以额定功率P=UI=2.5V×0.3A=0.75W;灯泡的电阻受到温度的影响,不同发光状态下灯丝温度不同,电阻不同;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电流很大,只可能是短路,且是小灯泡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