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软木塞R(软木塞的直径略小于玻璃管的直径,轻重大小适宜,使它在水中能匀速上浮)。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图甲),现将玻璃管倒置(图乙),在软木塞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水平向右加速移动,观察木塞的运动,将会看到它斜向右上方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玻璃管移至图丙中虚线所示位置,软木塞恰好运动到玻璃管的顶端,在下面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软木塞运动轨迹的是  (      )

 

答案

答案:C

题目分析:软木塞参加了两个分运动,竖直方向在管中以匀速上浮,水平方向水平向右匀加速直线移动,速度不断变大,将合成,如图

由于曲线运动的速度沿着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又由于不变,不断变大,故θ不断变小,即切线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断变小,故ABD均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由分运动速度合成出合速度后,得到合速度方向的变化规律,再结合轨迹讨论即可.

综合题

(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之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它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新唐书·百官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三省”职权的分配以及唐朝中央机构行政运作的程序。有人认为唐朝中央机构的制度设计为近代西方“三权分立”提供了历史借鉴。你认为二者存在的本质差别是什么(9分)?

(2)据材料二,说明唐太宗控制尚书省的原因及采取的做法(6分)。

(3)据上述材料指出唐代相权的发展趋势(2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