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一 2008-2009年我国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率(%)
年 份 | 消 费 | 投 资 | 净出口 |
2008 | 45.7 | 45.1 | 9.2 |
2009 | 52.5 | 92.3 | -44.8 |
表二 三次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贡献率(单位:%)
年 份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GDP |
2007年 | 3.3 | 54.2 | 42.5 | 100 |
2008年 | 6.5 | 50.6 | 42.9 | 100 |
表三 2006年我国的GDP和资源消耗
我国单位GDP能耗为发达国家的倍数 | 2006年我国资源消耗 占世界总消耗的比重 | 2006年我国GDP占 世界生产总值比重 | ||||
美国 | 德国 | 日本 | 钢材 | 水泥 | 煤 | 约4% |
3倍 | 5倍 | 6倍 | 23% | 40% | 32% |
材料二 在经济危机时期,文化通常会逆势发展,成为文化和文化产业迅速崛起、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2009年,中国电影市场空前火爆,票房收入超过62亿元,比2008年增长42%;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0%;网络游戏市场规模2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5%。以创新、创意、低耗、低碳为特点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09年我国文化和文化产业逆势而动,一路高歌,既为我国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作出了独特贡献,更为我国人民带来了应对危机的信心、希望与动力。
(2)联系材料二,运用“文化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对我国从容应对危机实现经济率先回升向好所起的作用。(12分)
(26分)
(1)①表一问题: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偏低,出口贡献率降幅较大。表二问题: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第三产业贡献率不高。表三问题:我国经济增长在相当程度上仍然主要依赖资源高消耗来实现。(3分)共同说明: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2分)②解决思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1分)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2分)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4分)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2分)
(2)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的繁荣给人们带来应对危机的信心、希望与动力,鼓励人们用人文精神去创造经济奇迹。(2分)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格局中的作用日显重要。(3分)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文化消费,带动文化投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就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降耗减排。(5分)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