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季风气候有大陆性和海洋性之分,下图为我国季风气候大陆性和海洋性分析图。

材料二: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 

              

 

材料三:我国某区域图资料。

(1)根据材料一,我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分布的总体特征是:自东南向西北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根据材料二,我国农业发展潜力分布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影响农业发展潜力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从气候因素考虑,与其他两地相比,甲地在开发农业发展潜力时最具优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丙地最具优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根据材料三判断,该区域主要分布在材料一图中的_________气候区;材料三中的耕作区,从保护环境考虑,最不合理的是_________,从整治区域环境来看,应_________。(6分)

(4)根据材料三和材料一,分析该区域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及主要农产品,并评价该区域发展农业生产气候条件的优劣及相应对策(10分)。

答案

(1)(4分)大陆性气候逐渐增强(或海洋性气候逐渐减弱,或大陆性气候逐渐向海洋性气候过渡)(2分);受夏季风影响(或东南季风从东南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弱)(2分)

(2)(8分)大致由东南部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分)。主要是受到气候影响(或气候、地貌、土壤等自然原因综合影响)(2分)。甲地高温多雨的季风气候(2分);丙地丰富的光照条件。(2分)

(3)(6分)大陆性过渡(2分),乙(2分),退耕还林(2分)

(4)(10分)该区域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集约化种植业为主(2分),主要农产品是小麦(冬小麦)和棉花(2分)。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2分);不利条件是春旱、夏涝(2分)。相应对策是:节约用水,合理用用水;兴修水利,抗旱防涝(2分)

(1)根据图示:受夏季风影响,我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分布的总体特征是:自东南向西北大陆性气候逐渐增强。

(2)根据图示:受气候、地貌、土壤等自然原因综合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潜力分布的特征是大致由东南部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甲地农业发展的优势是高温多雨的季风气候;丙地富的光照条件,有利于光合作用。

(3)根据图中的气候资料判断该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位于材料一种的大陆性过渡区域;乙地位于坡度较大的河谷,发展耕地容易导致水土流失,适宜退耕还林。

(4)该区位为与温带季风气候区,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集约化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产品是小麦和棉花。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不利条件是春旱、夏涝。所以应节约用水,合理用用水;兴修水利,抗旱防涝。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