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理解。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词题是______________。

2.本词中的“她”指的是_____________,这首词高度赞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中“风雨”“飞雪”点出了______________的变化、____________的更替,“春归”“春到”着眼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讲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的“俏”字不仅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还突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卜算子    咏梅

2.梅花     梅花不畏严寒,不炫耀自己的好品质。

3.季节     时间     事物的运动

4.在恶劣的环境下,梅花 还俏丽地开放着    梅花的艳丽形态     梅花傲雪挺拔、花中豪杰的精神品质

材料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维和行动……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冲突各方一致同意并达成协议予以配合;(2)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安理会和秘书长在此发挥着重要作用);(3)维和行动所需的作战部队、军事观察员、民事警察及其他人员和装备完全是由联合国成员国自愿提供的;(4)整个维和行动必须在秘书长的全权领导下实施,秘书长本人对安理会负责。所有维和人员在行动上只能接受秘书长或上级维和官员的命令,而不得按照本国政府当局指令行事;(5)维和行动的任务、使命应尽量明确,保证体现安理会的决议精神;(6)在冲突各方中保持绝对中立,不干涉或不偏向任何一方。——《联合国维和行动》

材料二:中新网2009年11月11日电,联合国维和部门指出,截至10月31日,联合国派驻全球各地的维和部队人数超过8万人,创有史以来新高纪录。

材料三:从2000年1月起,中国应联合国的请求开始向东帝汶派驻维和警察……截至2010年1月,中国共向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的7个任务区派遣维和警察1569人次。——《联合国维和警察的由来》

(1)据材料一,简析“基本原则”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三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