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我国钢铁生产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钢总产量1996年超1亿吨,连续10年世界第一,2006年超过4亿吨,占到全球产量1/3。
平均能耗我国吨钢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
吨钢收入我国售价300美元,发达国家500美元
品种质量我国90%的产品为粗钢,高档货少,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依赖进口
生产率我国330吨/人年,发达国家450吨/人年
规模中国钢铁企业1600多家,2006年产钢500万吨以上企业21家,其中排名前4位企业集中率仅为14%,巴西、韩国、日本、印度、美国、俄罗斯分别为99%、88%、73%、68%、61%、69%
出口比重中国出口量仅占世界钢铁交易1%,处于20多位
注:目前,中国钢铁行业年生产能力已大于市场需求1.2亿吨,还有在建能力7000万吨,拟建能力8000万吨。

材料二:国务院通过了《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其目的是使我国成为钢铁综合竞争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强国。2006年按照国务院批准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录》,300立方米以下小高炉、20吨以下小转炉、小电炉进入淘汰实施阶段。

材料三:A、B两个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实现联合重组,成立新的C企业集团,计划实现年产钢铁2000万吨的能力,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水平,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钢铁集团,进入世界500强。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C企业为扩大生产规模需要筹集资金。请你为联合后的C企业选择融资渠道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6分)

(3)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增强钢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答案

(1)材料一所反映的我国钢铁生产还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2分)材料二反映了国家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来对钢铁产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指导钢铁产业的发展,增强钢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2分)

(2)①将C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然后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融资。这是一种能快速融资的方式,有利于大规模融资。②可以向银行贷款,也可以通过向有关部门申请发行企业债券的方式融资。这是快速融资的方式,有利于大规模融资。不过面临着沉重的债务负担,财务安全压力大。(提出其中一条理由,并能分析其优劣可得6分)

(3)①钢铁企业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向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型转变。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出适销对路的高技术含量高质量的产品。 ③要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④要通过兼并重组,强强联合等方式调整组织结构,扩大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品开发能力,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促进资源优化配置。⑤要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答出以上任意四点即可给满分。)

本题以钢铁产业发展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范围经济生活,考查知识点企业融资、企业经营发展,题目类型图表类、原因类、措施类。第一问是图表题、体现类,解答图表题时应注意“三看”、“两比较”、“五忌”。1.“三看”:一看图表标题,表格名称中的相同、相近或相关联的中心词,往往就是本题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二看图表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三看表注(备注),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深刻的表述,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 2.“两比较”,即“横向比较”(通常比差距)、“纵向比较”(通常比变化);不同表格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等等。这可能也会是后面的设问要求回答的问题。根据图表概括出我国钢铁生产还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根据材料二得出“国家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来对钢铁产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指导钢铁产业的发展,增强钢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本题获取信息难度不大,但语言组织的规范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锤炼。第二问,企业融资方式根据所学知识包括发行股票以及银行贷款,选择其中一项进行理由说明即可,注意要分析任何一种方式的利与弊。第三问,“增强钢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可解读为企业如何经营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首先关于企业如何经营和发展,教材有既有理论,包括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同时还包括兼并重组;另外关于如何促进国民经济的相关理论可从企业角度加以运用,即包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方式;最后提高国际竞争力,当然要走向国际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