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1919年4月,身在欧洲的梁启超给北京外交委员会发了一个电报:“对德国事,闻将以青岛直接交还,因日使力争,结果英法为所动,吾若认此,不啻加绳自缚。……”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梁启超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
B.梁启超与后来青年学生的意见一致
C.梁启超看清了帝国主义的本质
D.梁启超已变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斗士
答案
D
题目分析:“吾若认此,不啻加绳自缚”说明梁启超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捍卫山东主权;“因日使力争,结果英法为所动”说明看清了帝国主义相互勾结的本质;这也与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的意见一致;ABC表述都正确, D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因为题干突出的是反帝而没有反封建,突出的是争取民族权益而不是民主权利。
点评:审题的大忌是粗心大意。同学们在选择题的审题中发生失误,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题干中的限制条件多, 容易顾此失彼。
(2)、题干里的限制条件中有容易被混淆的概念,审查不仔细,极易疏忽。
(3)、题干中的限制条件中的比较隐藏的要求,粗心的学生往往忽视隐藏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