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墨西哥坎昆闭幕,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中国建设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给予了高度肯定与评价。

某校高三(1)班学生围绕“中国建设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材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材料一 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在我国,人们开始认识到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良影响,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从而减低碳的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低碳意识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如夸,低碳生活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低碳技术已逐渐成为发展热点,低破产业已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材料二 近期西方舆论“捧杀”中国的势头甚嚣尘上,片面夸大中国的卖力和影响,额频抛出“中国责任论”——“能源消费责任…‘碳排放责任”……旨在促使中国按照西方意图进行政策调整,要求中国承担曼多的国际责任,从而通制中国的发展。对此,我国政府一直坚持中国是一十负责任国家的理念。但是,中国责任捷不是一种被强加、依附于别国的所谓责任。我们的责任明确而清晰:共担责任、责任均衡。

材料三 安徽省根据产业发展的趋势出台了低碳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该纲要要求,到2015年我省将初步形成节能减排、清洁能源、自然碳汇等关键低碳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体系,初步建立合芜蚌滁四太低碳技术基地,低碳产业比重逐步提升,建设6个省级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其中,合肥市根据自身优势,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热光伏、建筑与太阳能一体化、智能电网等低碳技术和产业化应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启动“低碳产业新引擎”的意义。(4分)

(2)从政治生活角度,结合材料二,你认为我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是如何坚持自家利益与国际责任相统一的。(6分)

(3)试分析安徽省制定低碳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辩证唯物论依据。(6分)

答案

(1)①有利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②有利于把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节约资源能源的轨道上来,以应对能源紧缺、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的不利局面(4分)

(2)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的对外活动都是为了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利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勇于承担国际责任,凸显负责任大国地位,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③主权国家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面对全球气候问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做出巨大的努力,积极承担相应的责任。

④中国主张在联合国的框架范围内,在遵守联合国宗旨和原则的基础上,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做到了维护国家利益与承担国际责任的统一。(回答到三点即可得6分)。

(3)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安徽省根据省情发展特色产业(2分) ②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正确认识世界,制定的科学的规划(2分) ③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安徽省根据产业发展的趋势积极发展低碳产业(2分)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