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2009年中国汽车共生产1379.10万辆,销售1364.48万辆,成为全球汽车生产和销售第一大国。但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比例很小,而且只能在低端领域占有份额,如奇瑞、长安、吉利、比亚迪等。而中高档轿车领域基本是外国品牌的天下,这些汽车的核心技术基本掌握在国外跨国汽车公司手里,中国只是代工生产。

材料二:据相关权威咨询公司报道,2009年度全球最佳品牌百强国际企业所属国如图:

注:与往年一样,本年度仍然没有中国企业入围全球最佳品牌百强。

材料三:2009年岁末,国家 * * 胡 * * 在广东省考察时,强调企业要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作出更大贡献。

(1)请用经济常识“对外开放”的知识回答如何解决材料一、材料二的问题。(6分)

(2)请用哲学常识“增强创新意识”的知识回答中国企业怎样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6分)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够,需引起足够重视。材料二反映中国没有能与世界相匹敌的品牌产品,没有优势企业。(2分)

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要进一步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努力扩大出口,坚持以质取胜,提高出口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同时要优化进口结构,着力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以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2分)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出口,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2分)

(2)①树立创新意识离不开辩证思维。中国企业在向国外学习,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要辩证的否定,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这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可以进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3分)

②树立创新意识,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中国企业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既尊重书本,又不照搬,立足实践,实事求是,才能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站稳脚跟,展现自我。(3分)

解答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童心

尹利华

  赵局长正在给六岁的孙子讲童话。

  他说,古时候呀,有一个残暴的国王,他喜欢吃一种稀有的海螺,于是就命令他的老百姓都到海里给他捉这种海螺。如果哪一天捉不到,他就大发雷霆,杀掉一个人。一天,大家都没有捉到这种海螺,人们害怕极了。正在这时候,一位白须飘飘的老神仙出现了,他将一只癞蛤蟆变成了一只像咱们的房子这么大的海螺,让人们去献给国王。大家兴高采烈地抬着这只蛤蟆变成的大海螺向国王的城堡走去……

   赵局长刚讲到这儿,门铃响了。

  他开门一看,熟人,是养殖场的小王和小马,两人照例给他送水产品来了。

  小马和小王两人满头大汗,抬着三只黑色的编织袋。赵局长将他们让进了屋后,习惯性地往门外瞅了瞅,没人。

  他回身对孙子说:“乖,爷爷有事情和叔叔说,你先去玩,回头爷爷再给你讲故事,好不好?”孙子很听话,蹦跳着出门玩去了。

  关上门,赵局长含笑说:“两位辛苦,先喝杯水。你们张厂长真是好福气,有办事效率如此之高的部下。”

  小王和小马抹了抹额头的汗,满脸堆笑,说:“赵局长,你客气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应该做的,没有您这几年的关怀,就没有我们养殖场的今天。”

  赵局长满意地笑了,指着那三只编织袋问:“老张这次给我弄了些什么玩意儿?”

  小马说:“一袋甲鱼,一袋龙虾,一袋扇贝。”

  放下东西,小王和小马就告辞了。

  赵局长送走小王和小马没一会儿,孙子回来了,缠着他继续讲故事。

  赵局长将孙子抱在膝盖上,慈爱地说,那个国王一见人们送来了一只这么大的海螺,自然高兴极了。他命令铁匠连夜打造了一个巨大的蒸锅,清蒸了这只海螺,然后他就拿了一把大叉子,吃着螺肉,边吃边往里走,一连吃了三天三夜。人们在外面等国王出来,等啊等啊,却见一只又大又丑的癞蛤蟆从里面蹦了出来,大家都明白了,原来他们那位贪吃的国王变成了癞蛤蟆。于是,无论这只癞蛤蟆蹦到哪里,人们都用唾液吐他,用石头扔他…… 为了讲得更形象、赵局长一边讲着,还一边向孙子表演那个变成癞蛤蟆的国王又蹦又跳的滑稽样,把孙子逗得拍着小手喊:“打癞蛤蟆喽,打癞蛤蟆喽。”

  中午吃饭的时候,孙子神色有些怪怪的,突然很认真地问:“爷爷,王八是什么?”

  赵局长哈哈大笑:“傻孩子,放在桌子中央的不是王八么?”

  “噢。”孙子盯着桌子中央的那盘甲鱼汤,显得很吃惊的样子,面色变得青白。

  赵局长用筷子夹了一块甲鱼肉,放在孙子的小碗里,孙子却很快把它扔在地板上。

  赵局长忙问:“乖乖不爱吃?”

  孙子的小嘴绷得紧紧的,不说话,只是用一双充满惊悸的眼睛盯着桌中央的那盘甲鱼汤。

  赵局长说:“这个很好吃的,乖乖以前不是经常吃么?”

  说完,他做了个示范,夹了一块甲鱼肉,往嘴里塞。

  “爷爷,不要!”孙子突然大声哭了出来,小巴掌将赵局长长筷子上的甲鱼肉打落,然后扑倒在赵局长怀里,搂着他的脖子,晶莹的泪珠扑扑地落下,“我不要爷爷变成王八,我不要爷爷变成王八!”

  赵局长一愣,忙问是怎么回事。

  孙子摸着眼泪,说:“那两个叔叔是坏人,我听见他们在门外说,谁吃了他们送的王八,谁就会变成王八!”

  听了孙子的话,赵局长持着筷子的手僵在空中,再也放不下去……

1.“习惯性地往门外瞅了瞅,没人”,句中“习惯性”一词与上文哪个词语照应?两词一呼一应,说明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结合情节分析“叔叔”(小王和小马)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为什么写赵局长给孙子讲国王变“癞蛤蟆”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篇末的省略号换成心理描写。(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