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14分) 观察图

(1)请说明图表反映的变化。(6分)

(2)试从政治角度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8分)

答案

(1)1953年来(建国以来),少数民族地区GDP持续增长,说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不断发展;但在改革开放前,各少数民族地区GDP增速低于全国,且差距较大:1999年GDP增速差距缩小,2008年GDP增速高于全国.说明少数民族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加协调.经济发展差距缩小。

(2)建国60年,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党的领导是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根本保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本题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变化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范围政治生活,考查知识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的地位、处理民主关系三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题目类型原因类。第一问,是图表题,解答图表题时应注意“三看”、“两比较”、“五忌”。1.“三看”:一看图表标题,表格名称中的相同、相近或相关联的中心词,往往就是本题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二看图表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三看表注(备注),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深刻的表述,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2.“两比较”,即“横向比较”(通常比差距)、“纵向比较”(通常比变化);不同表格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等等。这可能也会是后面的设问要求回答的问题。根据以上图表题的基本要求,看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变化,同时看到与全国经济发展的差距,最后要看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全国经济发展差距的变化,同时点明这一变化反映的本质;第二问,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从政治生活角度去分析可从外围因素和民族地区问题本身的知识点进行解答,外围因素包括社会主义制度、党的领导,民族问题本身的知识处理民族关系三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必修二政治生活-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的地位、处理民主关系三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单项选择题

某城市规划局对一建设单位申请建设高度60m的公共建筑,审查方案后同意地上20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31500m2,并核发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经竣工验收。建筑密度、高度未变,但是发现二层的设备层改为标准层,地下增至4层。共增加建筑面积4500m2,总建筑面积达36000m2。监督检查部门认为,对这种严重违法行为应以最高罚款5000元/m2,罚款2250万元。在听证中。建设单位承认违法事实,但认为在施工中发现地质状况与设计不符。致使挖深20余米,于是增加了地下二层并修改了内部设计将设备层移至地下,未能及时补充办理审批手续,承认违法是不对的,要吸取教训,但并未影响城乡规划,请求免于处罚或减轻处罚。在讨论如何处罚时,下列议论哪个意见是比较正确的?()

A.违法事实确凿,不能姑息迁就,如果免罚或者轻罚就是鼓励违法,也是对行政合法性原则提出挑战,应坚持原议

B.考虑到违法的原因和事实,还应考虑违法对城乡规划的影响,本案应合理听取建设单位的听证意见,行政处罚除了合法性外,还有合理性原则,我们应该运用自由裁量权,应予适当的轻罚

C.对该单位如果轻罚或者免罚,人们就会认为“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凭建设单位这一席话不坚持原则,肯定会说我们随意性太大,滥用职权

D.城市行政主管部门已经说出来的话,不能随便改变,凭听证说的那些话,把罚款降下来,不是打了自己的嘴巴吗?将来规划局还有什么威信?应该坚持原议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