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桂、滇、黔、川、渝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温 * * * * 亲临云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明确提出各级党委政府要全面落实各项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饮水解困方案,优先解决群众饮水问题,重点抓好现有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要保障粮油、肉类、蔬菜等的市场供应,防止价格大幅波动。

云南旱灾地区政府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整合各自优势资源,互助互补,抗旱救灾。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各级政府是如何搞好抗旱救灾工作的?(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主要矛盾、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分析各级党委政府所采取的抗旱救灾工作的各项措施。(10分)

答案

(1)①要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水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各级党委政府重点抓好现有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3分)②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运用行政手段保证市场稳定有序,防止价格大幅波动。(3分)③国家通过财政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发挥财政的作用,各级财政部门筹集调度资金投入抗旱救灾。(4分)

(2)①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在抗旱救灾中,重点抓好现有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解决事关民生的粮油、肉类和蔬菜的市场供应问题。(5分)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要求我们把两者统一起来。在抗旱救灾中,各级党委政府要全面落实各项措施、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饮水解困方案、要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整合各自优势资源,互助互补,抗旱救灾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太阳从西边出来

蔡良基

  随着时光的流逝,许多事情慢慢被谈忘了。唯独那件事,那句话,在我的脑海深处变得越来越清晰。

  15岁那年,我在镇上中学读初中。

  在班上,我的学习成绩不算好,但也不算差,居中游吧。

  尽管我没当班长、委员之类的干部,但在班上男生中却很有几分“号召力”。

  有例为证。

  那年秋季。学校开展“小秋收”竞赛活动,平常就爱爬树攀岩的我可来了劲儿。自然,在全班我的收获最多。

  出乎意料的是,评选时班主任王老师却把标兵的称号给了一位女生——班上的劳动委员。理由是我不遵守劳动纪律。我差一点从悬崖上摔下来。

  强的我觉得失了面子,于是向王老师“发难”,男生中的“哥们儿”也跟着起哄。

  以“大局”为重,王老师做了让步,我如愿以偿当选为“小秋收标兵”。走“懵懂运”的我,由此竞得出了一个“斗则胜”的错误推论。

  在一些“哥们儿”的推波助澜下,我时常“兴风作浪”。不是往前桌同党背上粘乌龟画纸,就是趁老师转向黑板时扮“怪相”,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速使兢兢业业、爱生如子的王老师很伤心。

  有好事的同党把我的“罪状”悄悄告诉我的老爸,脾气暴烈的老爸对我是一阵鞭抽棒打。

  我误认为是王老师告的状,于是变本加厉地和他“对着干”,学习成绩也如坐上滑梯一溜到底了。

  脾气再好的人也有犯犟的时候。那天,昔日文质彬彬的王老师当着全班五十多位同学的面,用手指着我的鼻子喊:

  “你若能考上大学,太阳从西边出来!”

  自诩“看破红尘”的我,经王老师这一激,不由“火冒三丈”。

  什么,太阳从西边出来?好,我就让你王老师看一看,太阳是怎样从西边升起来的!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毕竟我已经被远远地甩在后面了。但想起王老师当着全班同说的那句刺耳的话和他那种轻蔑的神态,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他们另眼相看。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冲着那句话,从此我就如同变了一个人,铆足了劲儿拼搏了整整十年。我先是考取了大学,后来又考上研究生,继而攻读洋博士。

  今天,我回来了,翻山越岭回到了我魂牵梦萦的故乡。

  当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就明白了王老师的一片苦心。他是在正面进攻不奏效的情况下,在摸准学生不服“犟”这道脉象后,才使用了“激将法”。

  “我知道你一定会回来,回来驳斥我的奇谈谬论。太阳真的从西边出来嵝!”王老师紧紧握着我的双手,热泪涌出了他的眼眶。

  看着王老师雪白的头发,我不禁泪流满面。(摘自《微型小说选刊》2009年第6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故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一个性格倔犟的学生,从“我”的成长的轨迹可以看出:

“斗则胜”→“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我差一点从悬崖上摔下来”一句描写了“我”怎样的心理?请尝试揣摩一下。(用第一人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标题“太阳从西边出来”有何表达效果?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是如何看待老师的“激将法”的?你如何评价老师的做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