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15%的双氧水(H2O2)制取氧气(装置见图)时,发现反应速度太快,气体难以收集.经科学兴趣小组研究发现,制取氧气时只要取一定质量的上述双氧水,再加入相同质量的水进行混合,就能使制气反应比较平缓,导管口气流均匀、连续,易于收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兴趣小组研究发现,用H2O2制取氧气时,H2O2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好控制在______%左右.

(2)写出用H2O2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MnO2(不溶于水的固体粉末)是H2O2制氧气反应的催化剂,实验结束后可采用______的方法,予以回收利用.

答案

(1)设原溶液的质量为X

则X×15%=(X+X)×y

y=7.5%

故H2O2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好控制在7.5%左右.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方程式为:2H2O2

MnO2
.
2H2O+O2↑.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后的残余物为水和二氧化锰,且二氧化锰不溶解于水,过滤是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操作,故可通过过滤把二氧化锰分离出来.

故答案为:(1)7.5;(2)2H2O2

MnO2
.
2H2O+O2↑;(3)过滤.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梁启超批评他们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材料二  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又假使我们是那个朝代的人,新知识新技术都没有、所能作的仅八股文章,所读过的书仅中国的经史,我们救国方案还不是离不开我们的经典,免不了作些空泛而动听的文章?假使正在这个时代,我们中间出一个人提出一个伟大的方案,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其文章是我们所佩服的,其论调正合乎我们的胃口,那我们还不拥护他吗?  

——以上材料均引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近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日: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材料一中梁启超的批评针对的对象是谁?(2分)他们的主张是什么?(2分)结果如何? 梁启超批评是否有道理? (2分),

(2)材料二中所描绘的情景你认为谁是最合适的人选?列举他的主要著作。他是如何做到“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的?他推动的一场救亡运动叫什么(6分)

(3)材料三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学术觉悟、政治觉悟和伦理觉悟三个阶段。为实现伦理觉悟,陈独秀领导什么运动,此运动高举的两面旗是什么?此运动主要内容是什么? (8分)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