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商业银行应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比性的原则,规范地       经过独立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

②足协的一位官员毫不           自己的观点:北京现代队带着强队的心态迎战决心以弱胜强的对手,很可能屡战屡败。

③乘飞机托运宠物的全部手续及程序,我只知道一个         的情况,恳请有关人士告知详情。

A.披露 隐讳 大约

B.透露 隐晦 大约

C.披露 隐讳 大概

D.透露 隐晦 大概

答案

C 

披露,发表,公布。透露,泄露或显露消息的意思。隐晦,指意思不明显。隐讳,指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大概,表示对情况、时间、数量等不十分准确的推测或估计。大约,表示对数量的大略的估计,后面常带数量词。

单项选择题

中国本土的户籍制大约始于南北朝时期,当时政府实行户籍登记制主要是为分配土地、征收赋税及摊派徭役提供凭据。新中国成立后,户籍制度逐步发展成为集人中迁移控制和利益资源分配于一体的结构严密且功能强大的系统性政策,以一九五八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标志,中国政府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该法规确立了以常住人口为主,严格控制人口流动的基本原则,明确地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并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这种二元结构的封闭式的户籍管理模式构成了世界罕见的城乡壁垒,它在城市与农村、城市与城市之间构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城市可凭借户籍壁垒构建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一系列排他性的城市福利和保障城市劳动力全面就业的城市就业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户口本成为中国人之间身份及待遇差别的一大标志,户籍制度是留在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农民身上带有明显歧视色彩的烙印。客观地讲,传统户籍制度对于计划经济背景下维护社会稳定和确保农业的基础地位等,确实起到了“铁篱笆”似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滥觞于农业和计划经济的传统户籍制度已经明显适应不了时代的需要。“铁篱笆”似的户籍制度不仅钳制了人才的自由流动,阻碍了市场对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在客观上伤害了一大批民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感情。作为户籍制度配套实施的工农业产品价格上的“剪刀差”制度,在压低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提高工业产品的价格。这种“剪刀差”政策无疑为工业化进程注入了动力。毋庸置疑,广大农民为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及发展作出了难以估量的巨大牺牲。另一方面,由于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因生计所迫而大量涌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几乎不可能取得合法的“市民”身份,难以获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及社会地位,甚至连基本的人身安全感都没有,因而这些处于城市边缘的“打工族”对城市生活缺乏认同感和参与感,这在相当程度上窒息了他们投身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及创造性。另外,曾几何时“农转非”指标成为权钱交易的资本,有关部门在办理“农转非”时,“走后门”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这也在无形中助长了社会的不正之风。一言以蔽之,既失公正又缺效率的传统户籍制度是一项负面效应甚多的壁垒型政策。

下列对户籍制度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户籍制大约始于南北朝时期,其目的就是为了分配土地,征收赋税及摊派徭役

B.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户籍制度的目的是控制人口迁移

C.我国传统户籍制度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的户籍

D.传统户籍制度是一种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但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并不少见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