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参考答案:D
解析:[命题出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第三节中的内容: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思路剖析] 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地阐明了真理是客观的,同时又是发展的。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即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不会被推翻的客观内容,都表明世界是可知的,因而是绝对的;同时,每代人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又是有限的,在广度和深度都有待于扩展、深化、发展,因而是相对的。 “当一位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是因为他承认认识,包括真理性认识是要发展的;而“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是因为他否认了认识,包括真理性认识的发展。由此可知,D项所述符合题意。A项是错误的,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捉和基础,为此经验并非都是不可靠的;B项也是错误的,因为它否认了可能性的客观性,即可能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项的错误是因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既有可能性,也有不可能性。[必背考点] 可能性和现实性、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关系。[应试对策] 即使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题,它的选项所涉及的知识点也可能是跨章节的,具有综合性,本题便是如此。这就要求考生务必掌握各重要知识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注意知识的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