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不同的物品类型会对物流活动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

参考答案:(1)电子、IT产品物流服务的特点:其供应物流和销售物流侧重于快速响应和效率;生产物流一般要求在其生产厂设立备货仓库或配送中心,满足原材料配送需求。

(2)家电业物流服务的特点:其物流运作侧重于如何有效控制物流成本上,需要庞大的分销与物流网络以及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以降低物流成本。

(3)汽车业物流服务特点:在生产物流方面与电子业相似,要求提供零配件的JIT配送;销售物流方面对运输过程的安全性要求很高。对于一些在国内进行组装而零配件在不同国家生产的企业,对国际物流中的仓储和加工的需求非常高。

(4)日化业物流服务特点:分拨与配送业务急剧增长;重视减少分销和零售渠道的缺货率,保证产品的可得性以降低产品可替代性风险。

(5)食品业物流服务特点:对物流作业质量较挑剔,对能够快速响应的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很大,但

同时对选择新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也最具积极性。

(6)医药保健品行业物流服务的特点:重视物流运作的可靠和安全性,对库存管理与控制严格,需要信息系统配合,自动预警,加速产品周转

(7)零售企业物流服务的特点:对配送服务的需求较强烈。但大部分连锁零售企业都自己建立配送中心,自己进行统一采购和统一配送,只是将部分商品的配送和部分物流功能交给第三方物流来承担,并进行严格控制。

单项选择题
综合题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材料二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到人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把儒学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三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儒学所用的是纯粹的道德,而不宣传神圣;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材料四  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编成《西学书目录》,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翻译的内容和作用。(5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指出伏尔泰推崇儒学和中国考试制度的目的是什么?(4分)

(4)结合材料二、四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后期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4分)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