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据此回答
小题1:我国东部40°N附近的无霜期约为
A.2个月
B.5个月
C.7个月
D.10个月小题2:不同地区间,造成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作物品种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小题3:深秋初冬时节,也是我国东部大雾多发期,其原因是
①昼夜温差较大 ②昼夜温差较小 ③水汽易凝结 ④水汽不易凝结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A
题目分析:
小题1:直接根据图示,40°N地区,初霜时间约为8月,终霜时间约在4月,故无霜期约5个月。
小题2:霜冻发生的条件是在气温低于0℃以下时,就容易发生;根据图示,不同纬度初霜、终霜出现的时间差异很大,根本原因是由于纬度越低,冬季温度较高,初霜出现的时间晚,终霜出现的时间早。而纬度高,则冬季气温低,初霜时间早,而终霜时间晚;由此说明纬度位置的影响。
小题3:雾的形成是由于晚上气温剧烈下降,则水汽易凝结而形成,故昼夜温差大时,晚上剧烈降温可能形成大雾。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抓住霜冻和雾的形成直接原因,气温剧烈降低,结合影响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