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3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十一五”期间能源消耗增速与GDP增速情况(单位:%)

注:我国单位GDP所消耗能源是日本的5.1倍,美国的3.7倍,经济增长65%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先后制定和修改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把法律法规作为资源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手段;我们不断完善税收制度,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千家万户节能计划,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展节能行动;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进节能环保汽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新型可再生能源。

材料三 对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政策,是许多能源紧缺国家为应对能源价格高涨、抑制能源不合理消费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此,发改委与2010年10月9日出台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从当日开始至10月21日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制度是指将现行单一形式的居民电价,改为按照电力消费量分段定价,居民用电越多,支付的电价水平呈阶梯状逐级递增的一种电价定价机制。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应对措施的经济学依据。(14分)

(2)结合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实践观的知识分析我国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原因。(8分)

(3)运用政治常识知识,结合材料三,说明公开征求意见对国家决策的重大意义。假如你是人大代表,面对此次公开征求意见你应如何履职。(10分)

答案

(1)材料一反映我国“十一五”期间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能源消耗增长速度逐步下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能源消耗依然过高,经济增长主要靠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表明我国经济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4分)

材料二的措施的经济学依据:(10分)

①法律手段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规范资源管理和保护

②税收、价格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完善税收制度,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推进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实施千家企业节能计划,发挥企业在推进节能技术改造中的主力军作用。

④实施节能工程和发展循环经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⑤资源具有稀缺性。我国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8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

变革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表现为:反作用与生产实践,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动力。 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正是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3)(6分)意义:有助于决策成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有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人大代表履职(4分):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行使提案权,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提案,递交给人民代表大会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