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实验目的:

(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2)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1)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______.

(2)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

a→______→d

(3)实验过程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__

(4)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可能是:______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

①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______.

②铁丝前端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______.

③点燃火柴后,铁丝插入集气瓶中的适宜时刻是______.

(6)为何铁丝要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______.

(7)在研究“适于制取氧气的物质及其反应条件”的过程中,某同学完成了下表所示系列实验:

序号实验能否生成氧气
A加热高锰酸钾
B加热二氧化硅不能
C加热氯化钠不能
D加热水不能
E电解水
①根据实验A、B、C,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______;

②根据实验D、E,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是影响物质能否反应产生氧气的重要因素.

答案

(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K2MnO4+MnO2+O2↑;

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点燃
.
Fe3O4

故填:2KMnO4

.
K2MnO4+MnO2+O2↑;3Fe+2O2
点燃
.
Fe3O4

(2)正确连接顺序是:a→c→b→d.

故填;c→b.

(3)如果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高锰酸钾会进入B瓶中,溶于水后能使B瓶中的水变红.

故填: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4)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可能是: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或没有加入适量的水.

故填: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或没有加入适量的水.

(5)①为了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铁丝要绕成螺旋状.

故填: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②铁丝前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引燃铁丝.

故填:引燃铁丝.

③为了防止火柴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铁丝插入集气瓶中的适宜时刻是火柴燃尽时.

故填:火柴燃尽时.

(6)铁丝要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一是让反应时间尽量长一点,便于观察现象;二是如果迅速伸入铁丝,热量会使氧气受热迅速逸散到瓶外,会导致氧气不足,铁丝燃烧会很快停止.

故填:一是让反应时间尽量长一点,便于观察现象;二是如果迅速伸入铁丝,热量会使氧气受热迅速逸散到瓶外,会导致氧气不足,铁丝燃烧会很快停止.

(7)①根据实验A、B、C可知一定条件下,只有高锰酸钾能分解产生氧气,因此高锰酸钾是适于制取氧气的物质.

故填:高锰酸钾是适于制取氧气的物质.

②同是反应物水,加热不能产生氧气,电解能产生氧气,由此可知反应条件是影响物质能否反应产生氧气的重要因素.

故填::反应条件.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