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材料二:据世界银行的最新统计显示,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1月,国际粮价大幅上涨15%,与一年前相比飙升29%,已逼近2008年“粮食危机”时创下的历史最高水平。
(1)图1、图2分别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两图所示现象之间有何联系?(5分)
(2)请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有何现实意义?(6分)
(3)请运用“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国际粮价的高涨对我国粮食价格的影响。(5分)
(1)图1反映了2006-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逐年增加;图2反映了2006-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其中2007年至2008年增幅最大,我国粮食库存比高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由于中央财政对“三农”支出的增加,促进了我国粮食产量的增加。(5分)
(2)中央财政对“三农”支出的持续增加,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巩固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2分)
我国粮食连年增产,有利于保障粮食市场的供应,缓解我国目前所面临的通胀压力,稳定我国消费品市场价格总水平;有利于消除市场对粮食供应不足和国际粮价持续走高的恐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4分)
(3)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第一位原因、根本原因,并决定着事物变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1分)
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供应状况决定着我国的粮食价格变化(1分)。由于我国一贯重视粮食生产及粮食自给率,2011年中央财政加大了对“三农”的支出,只要我国本身的粮食生产和粮食供应没有问题,不进入国际市场大规模采购,国际粮价的高涨对我国粮食价格不会有太大的影响(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