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历史学家经常津津乐道于北方少数民族在统治中原过程中的被同化,我们知道,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被儒家化。

B.近来,“中国威胁论”又衍生出新的版本:“中国在非洲实施新殖民主义”、“中国导弹威胁论”、“中国军力威胁论”等甚嚣尘上。

C.从那时以来,中 * * 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 * * 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

D.我们的负责欧锦赛采访的记者和工作人员已经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奔赴欧洲,届时将向国内发回最及时、最精彩的报道。

答案

答案:D

“严阵以待”意思是: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有其特定的适用对象。A项“津津乐道”意思是:很感兴趣地讨论。C项“波澜壮阔”的意思是:比喻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创新实践”在此处属于“群众运动”符合“波澜壮阔”的使用范围。B项“甚嚣尘上”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贬义)。

阅读理解与欣赏

(一)阅读文言文(说明文)《核工记》,回答10——14题(14分)

核工记(宋起凤)

  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

  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

  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状——左右度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负卷帙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

  核侧出浮屠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舣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馀兴乃尔。

  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

  取诗“                                   ”之句。

  计人凡七:僧四,客一,童一,卒一。宫室器具凡九:城一,楼一,招提一,浮屠一,舟一,阁一,炉灶一,钟鼓各一。景凡七:山、水、林木、滩石四,星、月、灯火三。而人事如传更,报晓,候门,夜归,隐几,煎茶,统为六,各殊致殊意,且并其愁苦、寒惧、凝思诸态,俱一一肖之。

语云:“纳须弥于芥子。”殆谓是欤!

补充注释

(1)雉(zhì):城墙垛子。 (2)司更卒:更夫。司,管理。 (3)桴(fú):鼓槌。      

(4)章:棵。(5)应门:应声开门。(6)延纳:邀请(人)进门。(7)浮屠:宝塔。(8)舣:拢船靠岸。(9)招提:寺。本义是四方,僧为四方僧,住处为招提僧坊。 (10)须弥:佛经里的高山。

小题1:、词语解释(2分)

(1)长五分(    )          (2)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    )

(3)近滩一小舟。(   )       (4)谓是欤!(    )

小题2:、句子翻译(2分)

(1)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

                                                                                 

(2)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

                                                                                    

小题3:、文章理解(4分)

(1)这篇文章所记桃核工艺品的微雕世界是一首七言唐诗的意境的再现,你知道是哪一首诗吗?请在横线上填写诗句、作者以及诗歌题目。     

取诗“                ,              ”之句。      《           》(2分)

(2)计人凡七:   四,   一,   一,   一。(填写人物身份) (2分)

小题4:、问题探究(4分)

(1)本文描写在一个桃核上雕刻的人物风景,说明顺序井然,杂而不乱,条理清晰,主体部分是按照由       、由       、由中心至边缘的空间顺序说明的。(2分)

(2)文章开头交代“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5:、比较阅读(2分)

本文与《核舟记》相比较有什么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分)

相似之处:                                                                               

不同之处: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