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党员的称号,第一是“光荣”,第二是“责任”。这个“责任”,就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全心为民。新中国诞生后,这些光荣传统被保持和继承下来, * * 里的闪光语言,成为广大 * * 党员的自觉行动。但同时,也有少数 * * 党员,特别是有的党员干部,觉得自己功劳大、贡献多,而得到的回报太少,心里逐渐产生了不平衡感。这样慢慢地就开始行权钱交易,疯狂地以权谋私,最终陷入违法乱纪的泥潭。结果不光葬送了自己的前途,遭到人民群众的痛恨和唾弃,也损害了 * * 党员应有的良好形象。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
A.入党是一种承担,因为你是“优秀”的代表,就得有“优秀”的样子
B.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全心为民应成为广大 * * 党员的自觉行动
C.目前我国存在党性不纯的表现,部分 * * 党员工作时带着个人的地位、待遇等要求
D. * * 党员的光荣和责任,就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人民才会拥护你
参考答案:D
解析: 这段文字属于总一分式行文脉络,首句点明 * * 党员的称号是光荣与责任的共同体,接下来陈述、解释新中国成立前后无数优秀的 * * 党员保持和发扬优良作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全心为民,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发挥了一个 * * 党员应该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爱戴;再接下来举例论证有少数 * * 党员偏离了轨道,讲求个人私利,最终遭到人民唾弃,损害了党的形象。然而无论是解释说明还是反面举例,所要表达的观点是一致的,即将首句的主题深化: * * 党员的光荣与责任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人民才会拥护你。本题选D。A、B、C都是从个别字词出发引出的片面观点,如A只说责任,C只说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