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8分)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NO2和N2O4之间发生反应:2NO2 (g) (红棕色)N2O4(g) (无色),如图所示。

(1)曲线           (填“X”或“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若升高温度,则v(正)       ,v(逆)       。(填“加快”或“减慢”)。

(3)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内同时进行,分别测得甲中v(NO2)=18 mol/(L·min),乙中v(N2O4)=0.2 mol/(L·s),则         中反应更快。

(4)在0到1 min中内用X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是               ,该反应达限度时,Y的转化率                ,反应开始时与反应达平衡状态时的压强之比为         

答案

题目分析:(1)由方程式N2O4(g)2NO2 (g),可知反应中NO2 的物质的量变化较大,则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故答案为:Y;

(2)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答案为:加快;加快;

(3)甲中v(NO2)=0.3mol•L-1•min-1,乙中v (N2O4)=0.2mol•L-1•min-1,v(NO2)=2v(N2O4)=0.4mol•L-1•min-1

则乙反应较快,故答案为:乙;

(4)

该反应达最大限度时,Y的转化率为:

开始时:n(X)+n(Y)=0.4mol+1mol=1.4mol,

平衡时:n(X)+n(Y)=0.7mol+0.4mol=1.1mol,

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则反应开始时与反应达平衡状态时的压强之比为1.4mol:1.1mol=14:11,

故答案为:0.1mol•(L•min)-1;60%;14:11;。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思想文化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信奉自然权利说,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他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又认为财产权利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他认为:自然法就是符合人性或人的本能的、适用于所有人,并天下人都认为公正的自然法律。认识到“君主使人感到枷锁的分量”,主张以法治国,反对君主专断,断言人只有在自己的人格与自由得到尊重与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发挥自己的理性,推动社会繁荣。伏尔泰尖刻地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百度百科

材料二

伏尔泰不遗余力地揭露和批判了宗教的虚伪、教士的凶残贪婪以及信徒的宗教狂热和不宽容造成的荒诞悲剧。“宗教狂热使科学本身也变成了它的同谋者,并扼杀理性”。伏尔泰自述:“我跑了很多不幸的弯路,疲惫因顿,……我又回到洛克这里来了,就像一个浪子回到他父亲那里一样。”伏尔泰反对不可知论,对理性怀有信心,他说:“我们不应当因为人类不能认识一切,就阻止人类去寻求于自己有用的东西。”——伏尔泰《哲学通信》

材料三

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康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盖以孔子之道治国家,非立君不足以言治。——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材料四

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孔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封建时代之道德、礼教、生活状态、政治,所心营目注,其范围不越少数君主贵族之权利与名誉,于多数国民之幸福无与焉。何以明之?儒家之言:社会道德与生活,莫大于礼;古代政治,莫重于刑。

——陈独秀《孔子与现代生活》

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简析陈独秀由此拉开的这场思想运动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