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1——2题。
甲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1、孔子对冉有的做法表示什么意见?结合这段文字及孔子的相关思想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时下同学中存在着这样一些择友观:或就近(如同桌),或有权有钱(于己有利),或倾向于选择与他们具有相似行为方式的人做朋友,或谁对我好我就跟谁好。他们认为这样的择友标准很好,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2、你对这样的择友观有何看法?请结合孔子的择友标准进行评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意见:反对或让自己的学生们鸣鼓而攻之。原因:(1)季氏富于周公,这已经是越礼的表现了。冉有不但没有劝谏,还帮他加重赋税,搜刮民财;(2)孔子认为冉有的做法不仅没有尽到人臣谏正的责任,更违反了为政以德,以民为本的思想。
2、这样的择友观很不健康/不赞成这样的标准。孔子的择友标准是:“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损矣。”孔子主张以道德和学问为择友标准,但材料中的择友观则没有原则,是非不分,好坏不分,不可能交到真正的朋友。(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