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读我国2013年10月29日14时-30日14时降水量预报图,回答下列问题。
(l)归纳该时段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2分)
(2)描述西宁与兰州降水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原因。(3分)
(3)描述太原以东霜冻线的走向并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4分)
(4)“今夜霜露重,明早太阳红”,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阐释这一农谚。(2分)
(1)降水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和华中中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台湾岛和海南岛也有小范围分布。(2分)
(2)西宁降水为降雪(或雨夹雪),兰州降水为降雨;西宁海拔高于兰州,在霜冻线以北。(3分)
(3)太原到北京霜冻线走向为东北西南方向,受地形(太行山)影响。北京以东大致呈东西走向,受纬度影响。(4分)
(4)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地面散失的热量多,近地面大气温度低,造成霜露重。(2分)
题目分析:
(1)考查读图概括的能力;从图中的阴影部分在我国的空间方位来看,主要的连片的分布在我国西南部,在区域上看,主要包括华中中部和西南大部分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台湾岛和海南岛也有小范围分布。
(2)西宁位于青藏高原上,属于我国地形的一级阶地上,兰州位于二级阶地上,西宁海拔明显要高些,所以气温偏低,在霜冻线以北,降水以固体的形式即降雪。
(3)霜冻线大致可理解为某条等温线,气温低于这个温度,就易出现霜冻,图中太原以东等温线走向呈现与太行山的走向一致,说明地形影响大——海拔高,气温低,易霜冻;到北京以东就大致呈东西走向,该地区地形起伏小,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为纬度(太阳高度)。
(4)农谚说明的是夜霜露预示着晴朗天气,首先要理解霜露的形成原理,在降温幅度较大的情况下,空中的水汽易达到饱和凝结形成露或霜,而晴天空中云量小,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即保温作用弱,大气降温快、幅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