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荷兰少女劳拉·德克尔乘帆船环球航行图,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劳拉从荷兰出发后,并未直接向西横渡大西洋,而是先向南航行再横渡大西洋,她这样做有什么好处?(4分)

(2)当劳拉航行到A处时,该地的气候特征是什么?请指出该地气候类型及形成原因。(8分)

(3)若2012年1月劳拉航行至B海域,帆船速度________(较快、较慢),请说明原因。(6分)

(4)图中A、B、C、D四地能形成大型渔场的是________。请说明其可能形成大型渔场的原因(4分)

答案

(1)利用东北信风和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航行,顺风顺水,缩短航行时间。

(2)高温多雨。(2分)A地为热带雨林气候,(2分)A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形成了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4分)

(3)较快(2分) 1月份B海域(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洋流的流向为自东向西,帆船航行顺风顺水,因而速度较快。(4分)

(4)D(2分)沿岸可能由于离岸流而形成上升补偿流(或冷海水上泛),从而带来丰富的饵料(2分)

题目分析:

(1)她从荷兰出发,若直接横渡大西洋将与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形成逆风逆水,不利于航行,而她先向南行再横渡大西洋可利于加纳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形成顺风顺水航行。(2)图示A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由于位于大分水岭的东侧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沿岸暖流流经,增温增湿,故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3)B 海域为北印度洋海域,1 月份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帆船航行时顺风顺水。

(4)图示D洋流与秘鲁寒流的成因一致,故可能形成上升补偿流,而利于渔场的形成。

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