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某空军部队,拟在与蒙古接壤的二连浩特市建设一雷达生产厂,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开始对本项目筹集资金和施工图设计。该项目资金由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两部分组成,自筹资金已全部到位,银行贷款预计在2004年7月30日到位。2004年3月12日设计单位完成了初步设计图纸,18日进入施工图纸设计阶段,预计5月8日完成施工图纸设计。该空军部队考虑到该项目要在年底前竣工,遂决定于3月19日进行施工招标。施工招标采用邀请招标方式,并于3月20日在与其合作过的施工单位中选择了两家发出了投标邀请书。 问题: 1.建设工程施工招标的必备条件有哪些 2.本项目在上述条件下是否可以进行工程施工招标为什么 3.在何种情况下,经批准可以采取邀请招标方式进行招标 4.招标人在招标过程中的不妥之处有哪些回答并说明理由。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招标的必备条件有: (1)招标人已经依法成立, (2)初步设计及概算应当履行审批手续的,已经批准; (3)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等应当履行核准手续的,已经核准; (4)有相应资金或资金来源已经落实; (5)有招标所需的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 2.本项目在上述条件下不可以进行工程施工招标。因为该项目还不具备施工招标的必备条件。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可以进行邀请招标: (1)项目技术复杂或有特殊要求,只有少量几家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的; (2)受自然地域环境限制的; (3)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或者抢险救灾,适宜招标但不宜公开招标的; (4)拟公开招标的费用与项目的价值相比,不值得的; (5)法律、法规规定不宜公开招标的。 4.招标人在招标过程中的不妥之处和理由是: (1)不妥之处:招标人于2004年3月19日进行施工招标。 理由:该项目建设资金没有全部落实,不具备施工招标所需的设计图纸。 (2)不妥之处:招标人向两家施工单位发出了投标邀请书。 理由:《招标投标法》规定,进行邀请招标时,必须向不少于三家的投标人发出投标邀请书。

综合题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的部分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入大机器生产方式,以契约工人作为劳动力,投资于近代企业。这样的企业具有基本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分散于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有别于洋务派开办的民用企业,这便是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以振兴实业为目标,设立实业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后的10年成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1913年中国现代工业企业共有698家,资本总额33082万元。到1920年,现代工业企业达到1759家,资本总额50062万元。另据估计,中国现代工业1914~1920年间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3.8%,面粉、卷烟等轻工业年增长率超过了20%。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三  1936年,资本主义现代工业产值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0.8%,加上工场手工业产值是20.5%。1949年现代工业产值也只占工农业产值的17%,加上工场手工业是23%。而在这少量的现代工业中,民族资本经营的又是非主体部分。其力量之弱可见一斑。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哪些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金时代”出现的原因有哪些?(6分)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6分)

单项选择题